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能够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NaOH+HCl=NaCl+H2O B.CO2在高温下与C化合生成CO C.4Al+3O2=2Al2O3 D.2Fe3++Cu=2Fe2++Cu2+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能够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NaOH+HCl=NaCl+H2O                    B.CO2在高温下与C化合生成CO

C.4Al+3O2=2Al2O3                        D.2Fe3++Cu=2Fe2++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能够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1. A.
    NaOH+HCl=NaCl+H2O
  2. B.
    CO2在高温下与C化合生成CO
  3. C.
    4Al+3O2=2Al2O3
  4. D.
    2Fe3++Cu=2Fe2++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能够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     ]
A.NaOH+HCl=NaCl+H2O
B.CO2在高温下与C化合生成CO
C.4Al+3O2=2Al2O3
D.2Fe3++Cu=2Fe2++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能够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NaOH + HCl = NaCl + H2O          B.CO2在高温下与C反应生成CO

 C.2H2O = 2H2 ↑+ O2 ↑              D.Fe + 2H+ = Fe2+ +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中预料之外现象的研究

化学实验中预料之外的现象往往包含我们还没有认识的事物规律。下面是某同学进行“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时观察到的预料之外的现象:

①铝丝表面附上的铜没有紧密吸附在铝丝的表面而是呈蓬松的海绵状;②反应一段时间后有大量气泡逸出,且在一段时间内气泡越来越快,经点燃能发出爆鸣声,证明是氢气。

“科学研究还离不开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该同学先从理论上猜想铝丝表面产生氢气的多种可能原因,再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操作及现象记录:

取4根去油去锈的铝丝为A组直接和下列溶液反应,4根下半截缠上细铜丝的铝丝为B组和下列溶液反应,再取前面实验中得到的附有海绵状铜的4根铝丝洗净后作为C组和下列溶液反应作比较,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热水

硫酸铜溶液(2.0mol/L)

氯化铝热溶液(2.0mol/L)

饱和氯化钠

热溶液

A

只在开始时

有少量气泡

气泡较多,但比同浓度的氯化铜溶液少

有气泡,

比热水多

气泡比热水稍多,但比氯化铝溶液少

B

气泡比相应A多

气泡比相应A多

气泡比相应A多

气泡比相应A多

C

气泡比相应B多

气泡比相应B多

气泡比相应B多

气泡比相应B多

实验现象说明氢气的生成原因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试推测该同学原来的猜想有哪些(不一定填满,不够也可以自己添加):

(1)反应生成的铜和铝组成原电池促进铝和水反应;

(2)          ▲                              

(3)          ▲                               

(4)           ▲                              

(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