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图2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溶液中悬浮(图a).浸在乙溶液中漂浮(图b).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和的大小及两种液体的密度和的大小.可以确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8初中物理中考模拟题七

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44分,每小题2分,错选、多选,该小题不得分) 

  1、下列四个单位中,属于压强的单位是 (??)

  2、家庭用电中,电能表通常用来测量的是 (??)

  3、通常情况,下列各物质属于绝缘体的是 (??)

  4、下列四种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有 (??)

   (??)

  6、跟液体蒸发快慢无关的因素是 (??)

  7、以下四种事例中,属于电能完全变成内能的是 (??)

  8、制造发电机利用的是 (??)

  9、下面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10、某人用一个焦距为f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应该使放大镜到邮票的距离 (??)

  11、下列四种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12、关于磁场的以下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13、自行车在沿斜坡滑下的过程中,它具有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 (??)

  14、当发现有人触电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15、如图1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的图象是 (??)

  个电阻并联起来,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为R,则 (??)

  17、要使电磁铁具有磁性,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18、重100牛的物体,在2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力的方向前进了10米。此过程中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两个符合题意(共6分,每小题2分,错选、多选、漏选,该小题不得分) 

  23、如图5所示,一块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虚线切成相等的两块,取走右半块,则剩下的砖对地面的 (??)

  24、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

  25、如图6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比较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6、经验表明,只有不高于__________伏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27、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米/秒。 

  28、当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30度时,反射角为__________度。 

  29、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30、科学上规定__________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1、当电车突然向前启动时,人会倒向电车的后方,这是由于人具有__________。 

  32、导体的电阻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__________和横截面积。 

  33、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实验。通常把__________毫米汞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34、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 

  35、在空中运动的球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内能。(填“具有”或“不具有”) 

  36、北京到天津的铁路线长约135千米,某次特快列车从北京到天津共行驶了1.5小时,这列火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千米/时。 

  37、完全燃烧10千克的木炭能放出__________焦的热量。(木炭的 

  38、某电热丝的电阻是10欧,接在电压为24伏的电源上,通过电热丝的电流是__________安,通电5秒钟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__焦。 

  39、图7所示的是一个电灯泡上印有的字样,该灯泡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__欧。1千瓦时的电功可供该灯泡正常工作__________小时。

四、作图题(共8分)

 40、球重12牛,在图8中用所给的标度画出重力的图示。 (1分)

 

   42、在图10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S极。(1分)

 43、图11中,AO是由空气向水面斜射的一条光线。大致画出折射光线,并用箭头标明它的传播方向。(1分)

 44、在图12中完成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成像光路图。 (2分)

 45、吊在起重机钢索下的集装箱处于静止状态。在图13中画出集装箱受力的示意图。(2分)

     

五、实验题(共12分) 

  46、如图14所示,弹簧秤的示数是__________牛。(1分)

  47、图15表示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__________℃。 (1分)

  48、(1)请在图16中按照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接起来。(滑动变阻器要用C端)(1分)

  49、根据杠杆原理,如果不计横杆自重,则图17中的横杆__________保持平衡。(填“能”或“不能”)(1分)

  50、在测量砖的密度的实验中,图18是托盘天平和量筒在测量时的示意图。由图可以读出砖的质量是__________克,体积是(3分)

  51、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伏安法测电阻。

六、计算题(共10分)

  53、如图20所示,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将物重均为G的物体提

   54、一个电热器接在电压是220V的电源上,电热器的功率为25W。在使用时发现它生热太快,需将它的功率降为16W。如果电源电压不变,且电热器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①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便于直接读出力臂
便于直接读出力臂

②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
4
4
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③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1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
大于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
(2)如图丙所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Ⅰ.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①步骤Ⅰ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速度
速度
的关系.          
②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质量
质量
的关系.
③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
速度
速度
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
动能
动能
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南昌)【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光屏.
(2)如图1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A.只需要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
B.需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线上.
其中说法
B
B
正确(填序号).
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1 40 13.3
2 30 15
3 20 20
4 15 30
5 10 光屏上没有像
6 8 光屏上没有像
【分析与论证】
(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
减小
减小

(2)如图2所示,光屏应移至
B
B
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3)观察烛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
观察(填“左”或“右”).
(4)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
反射
反射
(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图1所示的不同地方.

(1)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
获得相同的初速度
获得相同的初速度

(2)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3)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假如表面绝对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2所示,重5N的物体B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拉着重50N的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对A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物体B匀速上升,则拉力F=
10
10
N.(不计绳重和绳与轮的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天河区一模)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23所示的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实验所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钩码重力/N 钩码上升高度/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m
1 2 10 1 0.3
2 6 10 2.4 0.3
(1)在图中画出实验时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2)第2次实验时的有用功W有用=
0.6
0.6
J,总功W=
0.72
0.72
J,机械效率η=
83.3%
83.3%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从上述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重力的关系为:
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