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明利用如图21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从一楼匀速提升至六楼.所用的拉力为36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 求:(1)小明所用的时间, (2)拉力的功率, (3)所做的额外功: (4)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个滑轮做动滑轮使用.组成一个新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改变?为什么? 答案:(1)小明所用的时间 (2)拉力的功率 (3)所做的额外功 (4)变小 提升相同的重物到相同的高度.所做的有用功相同,由于新滑轮组增加了 一个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增加.使得总功增大.所以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8?河北)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小明所用的镜片是
透镜,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
近视
近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河北模拟)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来验证“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用器材有:电压恒为3V的电源,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15Ω lA“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学生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

(1)根据题意,请你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并帮助小明按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右边实物图(图乙)的连接.
(2)在这个试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怎样实现不变的: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

(3)实验过程中他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恒为1.5V.
A.先将R用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读取与该电阻对应的电流值;
B.再将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读取与该电阻对应的电流值;
C.最后他用20Ω的电阻替换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发现无法读取与20Ω的电阻对应的电流值.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且元件完好,请你帮他找出两种可能的原因.
原因1:
20Ω电阻阻值太大
20Ω电阻阻值太大
.原因2: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4)如果R的阻值未知,电压表已损坏,仍利用该电路测出定值电阻R的阻值,步骤为
移动滑动变阻器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即15Ω,记录此时的电流值I
移动滑动变阻器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即15Ω,记录此时的电流值I

(5)写出R的数学表达式:R=
3-15I
I
3-15I
I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河北模拟)石家庄42中学生宿舍走廊的路灯,原来并联两盏“220V  25W”的白炽灯泡,每晚工作10小时.同学们发现灯泡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于是,小强同学提出建议:在保证亮度不变的情况下,可用两盏“220V  100W”灯泡串联后代替原路灯.
(1)改装前,两盏灯每晚需要消耗多少电能?
(2)改装后与改装前亮度一样吗?说明理由,并说出这样改装的好处.
(3)小明同学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同学,他想:路灯改装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通过查资料知道有一种“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打开;还有一种“声控开关”--有声音时自动闭合,一分钟后,若再无声音就自动断开.小明利用这两种开关设计了一个“聪明”的电路:白天路灯不亮,晚上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路灯自动亮起来.请判断小明设计的电路是图中的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河北)某电热毯只有一个挡位,使用不方便.小明想用一电阻丝作发热体与其串联,将它改造成有两个挡位的电热毯.已知原电热毯的额定电压为220V,为了测定它的额定功率,小明把它与一个标有“220V 25W”灯泡串联在家庭电路中(如图甲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176V(电源电压恒为220V,不考虑温度对电阻阻值的影响)

求:(1)原电热毯的额定功率多大?

(2)为了使改造后的电热毯(如图乙所示)在低温挡位时的总发热功率为原电热毯额定功率的五分之三,小明需一个阻值多大的电阻丝?(保留一位小数)

(3)改造后的电热毯,在低温挡位时工作10min消耗多少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河北)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从一楼匀速提升至六楼,所用的拉力为36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已知每层楼高3m)

求:(1)小明所用的时间;

(2)拉力的功率;

(3)所做的额外功;

(4)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个滑轮做动滑轮使用,组成一个新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改变?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