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如图所示.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探究实验时设计的实验电路.为了便于研究.而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 即每次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下表是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某次实验探究记录.试根据探究记录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导线代号 A B C D E F G 长度/m 1.0 0.5 1.5 1.0 1.2 1.5 0.5 横截面积/mm2 3.2 0.8 1.2 0.8 1.2 1.2 1.2 材料 锰铜丝 钨丝 镍铬丝 锰铜丝 钨丝 锰铜丝 镍铬丝 (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选用的两根导线 , (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选用导线C和导线 , (3)为了研究电阻与 的关系.应选用导线A和导线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9?和平区二模)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重为4N,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水始终未溢出).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所受到的浮力F,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解答下列问题(g取10N/kg).
(1)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越来越
,继续往容器中倒水,随着水的深度增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增大
增大
.当水深增至8cm后,物块处于
漂浮
漂浮
(选填“漂浮”、“悬浮”或“下沉”)状态.
(2)物块的重力是多少?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3)当水的深度为4cm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强烈地震.某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获知消息后心情非常沉重,他们想:地震灾害如此严重,如果能够及时预报,不就可以将损失尽量减少了吗?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地震前,地磁场往往会发生微弱的变化,能使悬挂的小磁针的指向偏转一个很小的角度.于是,他们就想到利用这个现象做一个“简易地震监测仪”,但由于小磁针转过的角度太小,难以直接观察,该小组同学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装置结构如图所示.
(1)当小磁针稍有转动,磁针上方的小平面镜也随着一起转动,使反射到光屏上的光斑移动一段较大的距离,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改变将是小磁针转角的
2
2
倍.这样就能很明显地观察到小磁针指向的变化情况了.
(2)要使光斑在光屏上移动的距离更大,可以增大
光屏到平面镜的距离
光屏到平面镜的距离
的距离,使“简易地震监测仪”对地磁场变化的反应更灵敏.
(3)他们还想研究玩具激光灯入射角变化时,“简易地震监测仪”对地磁场变化的反应,请简述所进行的操作.
改变入射角,研究光斑在光屏上移动的距离,从而观察“简易地震监测仪”对地磁场变化反应即可
改变入射角,研究光斑在光屏上移动的距离,从而观察“简易地震监测仪”对地磁场变化反应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镇江模拟)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温度计进行专题研究.在校图书馆查阅资料得知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曾设计过这样的一个温度计:一麦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一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透明细吸管,通过橡皮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温度t(℃) 17 19 21 23 25 27
水柱高度h(cm) 30.2 25.0 19.8 14.6 9.4
根据表中数据可推得:
(1)当温度升高,管内水柱高度h将
变小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你认为该温度计是根据
气体热胀冷缩的
气体热胀冷缩的
 原理来工作的.
(3)根据上述数据,找出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水柱高度h与环境温度t之间的变化规律,请将上表中空格补全.
(4)通过实验,兴趣小组发现用“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你认为它的不足之处有
测量范围小,受大气压影响,不易携带
测量范围小,受大气压影响,不易携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五?一二、汶川:这三个普通的数字与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地名合在一起,成为一场特大灾难的代名词--“五?一二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五十多年来损失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灾害.某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心情非常沉重,他们想:地震灾害如此严重,如果能够及时预报,不就可以将损失尽量减少了吗?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地震前,地磁场往往会发生微弱的变化,能使悬挂的小磁针的指向偏转一个很小的角度.于是他们就想到利用这个现象做一个“简易地震监测仪”,但由于小磁针转过的角度太小,难以直接观察,该小组同学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装置结构如图所示:
(1)当小磁针稍有转动,磁针上方的小平面镜也随着一起转动,使反射到光屏上的光斑移动一段较大的距离,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改变将是小磁针转角的
2
2
倍.这样就能很明显地观察到小磁针指向的变化情况了.
(2)要使光斑在光屏上移动的距离更大,可以增大
光屏到平面镜的距离
光屏到平面镜的距离
的距离,使“简易地震监测仪”对地磁场变化的反应更灵敏.
(3)他们还想研究玩具激光灯入射角变化时,“简易地震监测仪”对地磁场变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利用一些器材做了一组实验并且采集了下表两组数据.请分析两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表一(f1=m)
实验序号 u/m v/m u?v/m2 u/v (1/u)/m-1 (1/v)/m-1
1 0.200 0.200 0.0400 1.00 5.00 5.00
2 0.300 0.150 0.0450 0.50 3.33 6.67
3 0.500 0.125 0.0625 0.25 2.00 8.00
表二(f2=0.12m)
实验序号 u/m v/m u?v/m2 u/v (1/u)/m-1 (1/v)/m-1
4 0.200 0.300 0.0600 1.50 5.00 3.33
5 0.300 0.200 0.0600 0.67 3.33 5.00
6 0.500 0.158 0.0790 0.32 2.00 6.33
(1)分析表一数据,得出凸透镜的焦距f1=
0.1
0.1
m;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数据中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
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或2、5或3、6)
1、4(或2、5或3、6)
数据中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对物距u、像距v和焦距f的具体函数关系进行大胆猜测:你的猜测是:
1
f
=
1
v
+
1
u
1
f
=
1
v
+
1
u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将烛焰向左稍许移动一些,为了使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可采取的措施:
①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适当的距离;
②光屏不动,可在凸透镜前放一个
视眼镜;
③在B点换一个焦距比原来透镜适当
(填“大”或“小”)的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