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用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 .用电流表测出此时通过灯泡的 .根据公式R= .就可以计算出灯泡的电阻值.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叫做 法.公式R=U/I 提供测量导体电阻的方法.但不能认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只由它本身的 . . 和 决定.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3、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大小可以用
电压表
测量,使用时,必须将其
联在待测电路两端,并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
接线柱流出电压表,使用电压表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
量程
.由三节干电池串联起来作电源,则应选用
0~15V
(选填“0~3V”或“0~15V”)的量程来测电池组的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小灯泡的功率与电阻:
(1)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额定功率小于1.5W,晓民同学在连接电路时有几根导线还没有接上,实物图如图1所示,请你在实物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连接好(要求正确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灯泡的亮度变亮,且连线不得交叉).

(2)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A
A
端(选填“A”或“B”).
(3)完成电路连接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6V),则电路出现故障的可能原因是
B
B
(填字母代号).
A.灯泡短路      B.灯泡断路      C.电压表短路      D.电流表断路
(4)在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到如下表所示的一组U和I的数据:
  实  验  次 数 1 2 3 4 5
灯泡两端的电压U/V 1.0 2.O 3.0 3.8 4.2
通过灯泡的电流I/A 0.2 0.25 0.3 0.34
灯泡的发光情况 逐渐变亮→   正常发光     很亮
①表中还有一次电流未填写,此次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则其读数为
0.32
0.32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1.216
1.216
W.
②分析表中的数据还可得出:小灯泡电阻随电压增大、亮度增强而
增大
增大
.经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实验有误差是肯定的,但这个现象不能单纯用误差来解释.因为:如果是误差,那么5次测得的小灯泡电阻值应该相差
较小
较小
(选填“较大”或“较小”),并具有
时大时小
时大时小
的特点(选填“逐次增大”、“逐次减小”或“时大时小”).后来,同学们注意到灯泡发热发光的特殊性,认为灯泡的电阻可能与
温度
温度
有关,并通过查阅资料得到了证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
(1)请在图1画出电路图.用此图还可以测量小灯泡的
电功率
电功率

(2)将图2中的实物按电路图连接好(要求滑片向右滑时灯变暗).
(3)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
断开
断开
;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置于最
(选填“左”或“右”)端.
(4)若测得通过小灯的电流为250mA,其两端的电压为1.5V,则小灯的电阻为
6
6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就可以利用
R=
U
I
R=
U
I
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需要测出
多组
多组
电流和电压的数据.在电路中接入
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
就可以改变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一个阻值不小于7.5Ω电阻RX的阻值.所给器材如实物图所示:
(1)实验的依据是
R=
U
I
R=
U
I

(2)在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保护电路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保护电路

(3)在图1中画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在B端阻值最大,并且导线不准交叉)

(4)将图2第三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内并计算电阻值.
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待测电阻R/Ω
1
2
0.26 7.69
RX=
7.63
7.63
2 3 0.40 7.50
3
4
4
0.52
0.52
7.69
7.69
(5)若实验中所用电表良好,但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的示数较大,则电路中发生故障的原因是:
电阻开路
电阻开路

(6)若将待测电阻换成小灯泡,实验中测量电流、电压值后,通过计算得出三次小灯泡的电阻不相等,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
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