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起子起啤酒盖.已知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是22∶3.如果起瓶盖的阻力是440N.那么动力最小要多大?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用连线表示的是物理现象与它们在生活中实例的联系,其中正确的是(    )

A. 大气压强现象――用吸管吸饮料

B. 物体受浮力现象――氢气球脱手后升入空中

C. 惯性现象――汽车突然刹车,站立的乘客向前倾倒

D. 摩擦现象――用起子起瓶子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是用道钉撬撬起道钉的示意图,已知动力是200N,动力臂1.2m,阻力臂6cm,请你求出道钉对道钉撬的阻力.(不计道钉撬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上放一物体b,a和b间用轻质弹相连,已知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a、b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a受到b对它的向右的摩擦力C、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左D、地面对a无摩擦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徐汇区一模)在研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中,某班级同学用电源、电键、若干已知阻值的电阻、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和若干根导线,按图所示的电路分组进行实验.实验中先将电流表接到电路的A处,测出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再将电流表接到电路的B处,测出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然后将电压表分别接到AB、BC、AC处,测出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以及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下表是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
组别 电阻R1(Ω) 电阻R2(Ω) A处电流I1(A) B处电流I2(A) AB间电压U1(V) BC间电压U2(V) AC间电压U(V)
第一组 10 10 0.3 0.3 3 3 6
第二组 5 15 0.3 0.3 1.5 4.5 6
第三组 10 20 0.2 0.2 2 4 6
第四组 5 25 0.2 0.2 1 5 6
①分析比较表①中
I1、I2
I1、I2
的数据(填写表中物理量的符号),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相等,即I1=I2
②分析比较表中电压U1、U2和U的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③分析比较表中第一组与第二组(或第三组与第四组)的电压U、电流I1、I2及电阻R1、R2的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串联电路中,在总电压相同的情况下,两个电阻值之和相同,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效果相同
串联电路中,在总电压相同的情况下,两个电阻值之和相同,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效果相同

在分析了大家归纳的上述初步结论后,小明同学认为结论①应该修改成: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是相等的,即I=I1=I2.在分析了具体的实验过程及记录的实验数据后,小华同学认为结论①是正确的.你同意
小华
小华
的意见(选填“小明”或“小华”).理由是:
实验中只测了A、B两处的电流,只能得出结论①
实验中只测了A、B两处的电流,只能得出结论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金山区一模)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四节新的干电池串联作为电源,每次都用两个电阻(阻值已知)连成串联电路,并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如图中(a)、(b)、(c)所示.

(l)分析图6中(a)或(b)或(c),从现象及相关条件可知: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2)分析图6中(a)和(b)和c),从现象及相关条件可知:
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增大,则总电阻增大
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增大,则总电阻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