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7中甲.乙.丙三个图是某同学用同一个实验装置做“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实心铜球.实心钢球的体积相同.H1>h2=h3) ⑴.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应选择 两图来进行比较. ⑵.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我们应选择 两图来进行比较. 图10-7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8Ω.

(1)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或不妥:①
电压表没有与灯泡并联
电压表没有与灯泡并联
   ②
电流表量程太大
电流表量程太大

(2)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示数为
0.34
0.34
A,则灯正常发光时电阻为
7.4
7.4
Ω(保留一位小数).
(3)小组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下表内的信息,小明同学分析表内数据,发现该灯亮度增加时电阻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U/V I/A 灯泡亮度 R/Ω
1 1.0 0.2 很暗
2 1.5 0.25 较亮
3 2.5 正常
4 3.0 0.36 很亮
(4)实验结束后,小明、小红交流时认为:若用现有器材测量一个几百欧姆的电阻时,由于
电流小于电流表的最小分度值
电流小于电流表的最小分度值
造成电流测量误差很大,所以不能直接测量.两位同学通过分析,用现有的电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实验时首先将滑片移到最右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再将滑片移到最左端,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2,若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R0,则待测电阻Rx=
U1R0
(U2-U1)
U1R0
(U2-U1)
(用U1、U2及R0表示);现有三个滑动变阻器分别是:“10Ω  1A”的R1、“20Ω  1A”的R2、“500Ω  1A”的R3,为了能顺利完成实验,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
R3
R3
(选填“R1”、“R2”或“R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在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所用电源电压为4.5伏,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伏.电阻约为10Ω.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电路图将实物电路补完整(注意量程且导线不能交叉)
(3)按电路图连接成实物图后,滑片P应移至______端(A或B).
(4)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则电 路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
(5)故障排除后重新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______(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伏;
(6)小明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瓦.
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欧.该图象不是直线,主要原因是______.
次数1234
电阻/Ω5101520
电流/A0.60.30.20.15
(7)完成实验后,该组同学又找来了几个不同阻值的电阻代替小灯泡继续“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该组同学做完第2次实验后,用15Ω的电阻代替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端移动(选填“A”或“B”),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完成第三次实验.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在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所用电源电压为4.5伏,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伏.电阻约为10Ω.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电路图将实物电路补完整(注意量程且导线不能交叉)
(3)按电路图连接成实物图后,滑片P应移至______端(A或B).
(4)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则电 路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
(5)故障排除后重新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______(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伏;
(6)小明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瓦.
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欧.该图象不是直线,主要原因是______.
次数1234
电阻/Ω5101520
电流/A0.60.30.20.15
(7)完成实验后,该组同学又找来了几个不同阻值的电阻代替小灯泡继续“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该组同学做完第2次实验后,用15Ω的电阻代替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端移动(选填“A”或“B”),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完成第三次实验.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同学用U型管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他们首先猜想: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接着用实验来探究跟这些因素的关系.他们选用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容器中装有水;丙容器中装有盐水(ρ水<ρ盐水).然后,他们把压强计的金属盒如图25放置在液体中,用不同的方法改变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h和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并观察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L.他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列表:
表一甲容器  
实验次数h∕cmd∕cmL∕格
110304
220208
3301012
430512
表二乙容器  
实验次数h∕cmd∕cmL∕格
510404
620308
7302012
8401016
表三丙容器  
实验次数h∕cmd∕cmL∕格
910405
10203010
11302015
12401020
(1)根据实验设计可知,他们猜想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2)根据实验次数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当离容器底部距离相同时,深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3)根据表二、表三中的实验次数5与9、6与10、7与11或8与12可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______(选填“有”或“无”)关系.
(4)小明同学根据表一、表二、表三中的实验数据,他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离开容器底部的距离d有关.你认为该结论是______ (选填“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5)根据实验数据,小红得出结论:①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②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你认为根据以上实验数据,______.(选填“只可得出结论①”、“只可得出结论②”或“结论①和②都可以得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同学用U型管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他们首先猜想: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接着用实验来探究跟这些因素的关系。他们选用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容器中装有水;丙容器中装有盐水(ρ<ρ盐水)。然后,他们把压强计的金属盒如下图放置在液体中,用不同的方法改变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h和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并观察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L。他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列表中:
     
(1)根据实验设计可知,他们猜想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
(2)根据实验次数______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当离容器底部距离相同时,深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3)根据表二、表三中的实验次数5与9、6与10、7与11或8与12可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 _________(选填“有”或“无”)关系。
(4)小明同学根据表一、表二、表三中的实验数据,他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离开容器底部的距离d有关。你认为该结论是___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根据实验数据,小红得出结论:①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②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你认为根据以上实验数据,____________       。(选填“只可得出结论①”、“只可得出结论②”或“结论①和②都可以得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