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重结晶法测定胆矾中结晶水的实验中.下面是某学生的实验记录: 干燥坩埚重:A g,W坩埚+晶体=B g,W坩埚+CuSO4=C g (1)结晶水x的计算公式为 . (2)若A=5.4 g.W坩埚+晶体=7.9 g,W坩埚+CuSO4=6.8 g.则该生测定的胆矾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是 .结果 (3)从下列分析中指出发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 A.加热前称量容器时未完全干燥 B.最后两次加热后的质量相差较大 C.加热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D.加热过程中晶体有少量溅失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如下:
已知:在弱酸性条件下,胆矾中Cu2+与I-作用定量析出I2,I2溶于过量的KI溶液中:I2+I-═I3-,又知氧化性:Fe3+>Cu2+>I2>FeF63-;析出I2可用c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2S2O32-+I3-═S4O62-+3I-
操作:准确称取ag胆矾试样(可能含少量 Fe2(SO43),置于250mL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5mL 3mol?L-1H2SO4溶液,加少量NaF,再加入足量的10%KI溶液,摇匀.盖上碘量瓶瓶盖,置于暗处5min,充分反应后,加入1~2mL0.5%的淀粉溶液,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蓝色褪去时,共用去V mL标准液.
(1)实验中,在加KI前需加入少量NaF,推测其作用可能是
 

(2)实验中加入硫酸,你认为硫酸的作用是
 

(3)硫酸铜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碘化亚铜)并析出碘,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下列关于滴定中的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
 

A.在使用滴定管前,应先检查是否漏水,在确保滴定管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B.润洗滴定管时,从滴定管上口加入适量待装溶液,把滴定管夹在滴定管夹上,慢慢放出溶液
C.接近终点时,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以减小实验误差
D.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液,溶液变成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5)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该胆矾试样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ω(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汕头二模)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如下:
已知:在弱酸性条件下,胆矾中Cu2+与 I-作用定量析出 I2;I2溶于过量的KI溶液中:I2+I-═I3-;且在溶液中:Fe3++6F-=[FeF6]3-( 六氟合铁(III)络离子 )
又知:微粒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e3+>Cu2+>I2>FeF63-
析出I2可用c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2S2O32-+I3-═S4O62-+3I-
现准确称取ag胆矾试样,置于250mL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5mL3mol/LH2SO4溶液,加少量NaF,再加入足量的10%KI溶液,摇匀.盖上碘量瓶瓶盖,置于暗处5min,充分反应后,加入1~2mL0.5%的淀粉溶液,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蓝色褪去时,共用去VmL标准液.
(1)实验中,在加KI前需加入少量NaF,推测其作用可能是
掩蔽Fe3+,防止造成偏大的误差
掩蔽Fe3+,防止造成偏大的误差

(2)实验中加入稀硫酸,你认为硫酸的作用是
提供酸性条件,抑制Cu2+的水解
提供酸性条件,抑制Cu2+的水解

(3)本实验中用碘量瓶而不用普通锥形瓶是因为
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与碘化钾反应
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与碘化钾反应

(4)硫酸铜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碘化亚铜)并析出碘,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u2++4I-=2CuI↓+I2
2Cu2++4I-=2CuI↓+I2

(5)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该胆矾试样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ω(Cu)=
64cV
1000a
×100
64cV
1000a
×1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如下:
已知:在弱酸性条件下,Cu2+与I-作用可生成I2,I2溶于过量的KI溶液中:I2+I-=I3-,又知氧化性:Fe3+>Cu2+>I2>FeF63-;析出I2可用c 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其反应为:2S2O32-+I3-=S4O62-+3I-
操作:准确称取ag胆矾试样(可能含少量Fe2(SO43),置于250mL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5mL 3mol/LH2SO4溶液、少量NaF,再加入足量的10% KI溶液,摇匀.盖上碘量瓶瓶盖,置于暗处5min,充分反应后,加入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用去V mL标准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加KI前需加入少量NaF,其作用可能是
 
;加3mol/LH2SO4溶液的作用可能是
 

(2)滴定实验中所用指示剂是
 
;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为
 

(3)本实验中用碘量瓶而不用普通锥形瓶是因为:
 

(4)硫酸铜与碘化钾反应后被还原白色的碘化亚铜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该胆矾试样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ω(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如下:
已知:在弱酸性条件下,胆矾中Cu2+与 I-作用定量析出 I2;I2溶于过量的KI溶液中:I2+I-═I3-;且在溶液中:Fe3++6F-=[FeF6]3-( 六氟合铁(III)络离子 )
又知:微粒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e3+>Cu2+>I2>FeF63-
析出I2可用c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2S2O32-+I3-═S4O62-+3I-
现准确称取ag胆矾试样,置于250mL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5mL3mol/LH2SO4溶液,加少量NaF,再加入足量的10%KI溶液,摇匀.盖上碘量瓶瓶盖,置于暗处5min,充分反应后,加入1~2mL0.5%的淀粉溶液,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蓝色褪去时,共用去VmL标准液.
(1)实验中,在加KI前需加入少量NaF,推测其作用可能是______;
(2)实验中加入稀硫酸,你认为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3)本实验中用碘量瓶而不用普通锥形瓶是因为______;
(4)硫酸铜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碘化亚铜)并析出碘,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该胆矾试样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ω(Cu)=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试完成下列两小题:

(1)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

B.蒸馏石油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碎瓷片,立刻拔开橡皮塞并投入碎瓷片

C.实验室做钠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到废液缸中

D.配制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液时,将1体积的酒精倒入3体积的浓硫酸中

E.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硝酸时,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

F.制乙烯时,用量程为300 ℃的温度计代替量程为200 ℃的温度计,测反应液的温度

(2)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如下:

已知:在弱酸性条件下,胆矾中Cu2+与I-作用定量析出I2,I2溶于过量的KI溶液中:

I2+I-====,又知氧化性:Fe3+>Cu2+>I2

析出的I2可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2+====+3I-

准确称取a g胆矾试样,置于250 mL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加50 mL蒸馏水、5 mL 3 mol·L-1 H2SO4溶液,加少量NaF,再加入足量的10% KI溶液,摇匀。盖上碘量瓶瓶盖,置于暗处5 min,充分反应后,加入1—2 mL 05%的淀粉溶液,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蓝色褪去时,共用去V mL标准液。

①实验中,在加KI前需加入少量NaF,推测其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加入5 mL 3 mol·L-1 H2SO4溶液,你认为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实验中用碘量瓶而不用普通锥形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硫酸铜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碘化亚铜)并析出碘,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该胆矾试样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w(Cu)=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