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量杯里水的质量m = ρV = 1×103kg/m3×80×10-6m3 = 0.08kg 热水放出的热量 Q = 4.2×103J/×0.08kg× =1.68×104J 此过程中鸡蛋吸收的热量不会超过1.68×104J 原因: ①由于热传递.热水要损失一部分能量 ②由于蒸发.热水要损失一部分能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小虎家买了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茶几,茶几的中间是一个鱼缸.茶几摆放在客厅地面上.其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取g=10N/kg.
净重/kg 28
水容量/m3 0.12
支撑柱/个 4
每个支撑柱与地接触面积/m2 0.01
(1)若将鱼缸注满水,求注入水的质量m;
(2)鱼缸中注满水时,茶几对地面的压强p;
(3)小虎的爸爸买回一重为50N的实心塑胶鱼的艺术品,发现其恰能悬浮在鱼缸里的水中,求塑胶鱼的体积V.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邢台模拟)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小石块(不吸水,不发生反应)的密度.选用的器材有天平、量筒、小石块、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①将小石块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浸没在水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②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③将小石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④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⑤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④②③⑤①
④②③⑤①
(只填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石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
58.6
58.6
g;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石块的密度ρ=
2.93×103
2.93×103
kg/m3
(4)实验中,小红的量筒打碎了,老师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在下面的空格上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①将小石块慢慢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同时用烧杯收集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溢出水的质量m
②利用V=V=
m
ρ
得出小石块的体积.③由密度公式求出小石块的密度.
①将小石块慢慢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同时用烧杯收集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溢出水的质量m
②利用V=V=
m
ρ
得出小石块的体积.③由密度公式求出小石块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高邮市二模)为粗略测算电热器的功率,甲乙两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一个实验的原理设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热器对水进行加热,测量相关的数据,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如果忽略掉热损失,就可以粗略地认为电热器消耗的电能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然后再计算电功率.根据这个思路,他们将电热器放入一塑料杯里(杯外还包装有泡沫塑料),杯内装有水.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电热器,以及质量不同的水  进行实验.表1、表2分别是甲、乙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已知水的比热容C)
        表1    水的质量m=400g(甲组数据)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T)℃ 70 76 82 89 94 100 100 100 100
表2   水的质量m=350g(乙组数据)
时间(t)min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温度(T)℃ 22 26 30 33 37 40 43 46 48
(1)实验前,同学们对两加热器的发热丝进行了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材料和长度相同,于是他们马上判断出两电热丝的阻值不相同,其判断的依据应该是
电热丝粗细不同
电热丝粗细不同

(2)这个实验方案的计算原理是P=
cm△t
t
cm△t
t
(物理量符号参照数据表所示)
(3)要计算电功率,甲小组处理数据时,只选择了前六个数据,其原因是若计算加热时间取“8min”,则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而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是
数据处理错误
数据处理错误
(选填“实验误差”或“数据处理错误”).
(4)合理处理数据后,他们对比了老师给的电热器铭牌数据,发现误差比较小的是
组,原因是
乙组中水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差小,热量散失少
乙组中水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差小,热量散失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粗略测算电热器的功率,甲乙两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一个实验的原理设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热器对水进行加热,测量相关的数据,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如果忽略掉热损失,就可以粗略地认为电热器消耗的电能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然后再计算电功率。根据这个思路,他们将电热器放入一塑料杯里(杯外还包装有泡沫塑料),杯内装有水。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电热器,以及质量不同的水进行实验。表1、表2分别是甲、乙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已知水的比热容C)

表1   水的质量m=400g (甲组数据)
时间( t )/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T )/℃
70
76
82
89
94
100
100
100
100
表2   水的质量m=350g   (乙组数据)
时间( t )/s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温度( T )/℃
22
26
30
33
37
40
43
46
48
(1)实验前,同学们对两加热器的发热丝进行了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材料和长度相同,
于是他们马上判断出两电热丝的阻值不相同,其判断的依据应该是           
(2)这个实验方案的计算原理是P=               (物理量符号参照数据表所示)
(3)要计算电功率,甲小组处理数据时,只选择了前六个数据,其原因是若计算加热时间取“8min”,则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而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是           (选填“实验误差”或“数据处理错误”)。
(4)合理处理数据后,他们对比了老师给的电热器铭牌数据,发现误差比较小的是 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粗略测算电热器的功率,甲乙两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一个实验的原理设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热器对水进行加热,测量相关的数据,

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如果忽略掉热损失,就可以粗略地认为电热器消耗的电能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然后再计算电功率。根据这个思路,他们将电热器放入一塑料杯里(杯外还包装有泡沫塑料),杯内装有水。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电热器,以及质量不同的水进行实验。表1、表2分别是甲、乙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已知水的比热容C)

表1   水的质量m=400g (甲组数据)

时间( t )/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T )/℃

70

76

82

89

94

100

100

100

100

表2   水的质量m=350g   (乙组数据)

时间( t )/s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温度( T )/℃

22

26

30

33

37

40

43

46

48

(1)实验前,同学们对两加热器的发热丝进行了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材料和长度相同,

于是他们马上判断出两电热丝的阻值不相同,其判断的依据应该是           

(2)这个实验方案的计算原理是P=               (物理量符号参照数据表所示)

(3)要计算电功率,甲小组处理数据时,只选择了前六个数据,其原因是若计算加热时间取“8min”,则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而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是           (选填“实验误差”或“数据处理错误”)。

(4)合理处理数据后,他们对比了老师给的电热器铭牌数据,发现误差比较小的是 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