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如图7所示.重为100 N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0.2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滑轮重.绳重.轮与轴间的摩擦.此时.拉力F的大小为4 N.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 N.拉力F的功率是 W.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 cm2的圆柱形玻璃筒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放在水平台面上,底面积为10 cm2的圆柱形物体B浸没在水中,杠杆CD可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2DO;物体A是质量100 g的配重.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作用在物体A上的运走向下的拉力F为0.6 N,物体B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筒中水的深度比图甲中水的深度下降了0.4 cm;此时,物体B所受的浮力为F.水在物体B底面处产生的压强为P.g取10 N/kg,杠杆、悬挂物体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P的大小为500 Pa.

B.F的大小为0.2 N.

C.物体B的密度为7 g/cm3

D.物体B的体积为100 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 支撑杠杆水平平衡的支架AOB随物体M在液体中能上下运动自动升降,物体M的密度为2.7×103kg/m3,轻质杠杆LOA∶LOB=2∶5。某同学质量为60kg,利用这个装置进行多次实验操作,并将实验数据记录于表格中(表格中F为物体所受的浮力、h为物块浸入液体的深度,P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在各次操作过程中可认为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其中一次实验用力F1拉动绳自由端匀速竖直向下运动,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强为独立站在地面时对地压强的一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90%。已知,物体M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深度1.8m(绳的重力、滑轮与轴的摩擦及液体对物体的阻力不计。g=10N/kg)。

F/ N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600

600

h/m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P/ pa

16725

16975

17225

17425

17725

18000

18000

18000

 

求:

(1)拉力F1的大小;

(2)液体的密度;

(3)物体M完全露出液体表面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百分号前面保留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房山区一模)如图所示 支撑杠杆水平平衡的支架AOB随物体M在液体中能上下运动自动升降,物体M的密度为2.7×103kg/m3,轻质杠杆LOA:LOB=2:5.某同学质量为60kg,利用这个装置进行多次实验操作,并将实验数据记录于表格中(表格中F为物体所受的浮力、h为物块浸入液体的深度,P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在各次操作过程中可认为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其中一次实验用力F1拉动绳自由端匀速竖直向下运动,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强为独立站在地面时对地压强的一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90%.已知,物体M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深度1.8m(绳的重力、滑轮与轴的摩擦及液体对物体的阻力不计.g=10N/kg).
F/N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600 600
h/m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P/pa 16725 16975 17225 17425 17725 18000 18000 18000
求:(1)拉力F1的大小;
(2)液体的密度;
(3)物体M完全露出液体表面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百分号前面保留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2 5 0.9 15 74.1%
2 2 10 0.9 30 74.1%
3 4 10 1.7 30 78.4%
4 6 10 2.5 30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无关
无关
,与所提物体的重力大小
有关
有关
;(均选填“有关”或“无关”)
(2)请用实验中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写出计算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Gh
Fs
×100%
Gh
Fs
×100%
,并算出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80%
80%

(3)如果换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需要做的额外功更
,所以机械效率更
;(均选填“大”或“小”)
(4)关于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机械效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A.提升越重的物体,机械效率越大    B.总功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大
C.额外功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小    D.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是恒定不变的
(5)在正确操作该实验时,应该沿着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若某同学在实验时加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则所测得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正确操作实验相比将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应
竖直
竖直
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1.0N,同时小雪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
G/N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h/m 有用功
W有用/J
总功
W/J
机械效率
η
2 0.2 0.2 0.2 100%
(2)小红测算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同组的小雪立即意识到出现了错误,小雪判断的依据是
有用功不可能等于总功
有用功不可能等于总功
.请你帮助小红找出导致错误结果的物理量是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0.2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0.2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66.7
66.7
%.
(4)接着小雪想“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她利用如图2甲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并重新设计了记录数据的表格,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5 0.8 15 83.3%
2 4 5 1.5 15 88.9%
3 6 5 2.2 15 90.9%
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
增加钩码的重力
增加钩码的重力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得出结论后小雪进一步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于是用另一滑轮组做了第四次实验(如图2乙所示)并将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4 2 5 1 15 66.7%
比较实验1和实验4,小雪发现虽然所挂钩码相同,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同,这是因为两次实验所用滑轮的重力不同,于是小雪得出另一结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滑轮的重力有关,但小红认为小雪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还不够合理.请简要说明小红的理由:
实验次数太少
实验次数太少

(6)小雪在实验中还发现,即使所用动滑轮重和提起的钩码重都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关于这个问题,同学中分别提出了两种猜想:
A.可能是由于滑轮工作时的摩擦不同造成的;
B.可能是由于实验观察或操作存在某些问题造成的.
大家认为,这两种猜想都是有道理的.那么:
①你认为,提出猜想A的理由是:
滑轮组绕法不同,提升相同重物时的摩擦力不同
滑轮组绕法不同,提升相同重物时的摩擦力不同

②对于猜想B,你认为有哪些观察或操作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请说出二点:
a:
测力计读数错误
测力计读数错误
    b:
提升物体高度读数错误
提升物体高度读数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