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模块3.3试题
(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每选错一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一9fn)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B.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人
C.通过科技创新,我们能够研制出将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的热机
D.无论什么物质,只要它们的物质的量相同就含有相同的分子个数
E.有些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
F.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小
(II)如图所示装置为火灾报警器的部分原理图:试管中装入水银,当温度升高时,水银柱上升,使电路导通,蜂鸣器发出响声。在27℃时,下端封闭的空气柱长度L。为20cm,水银上表面与导线端点的距离L2z为l0cm,管内水银柱的长度h为8cm,大气压强Po=75cmHg,则
(1)当温度达到多少报警器会报警?
(2)如果再往玻璃管内注入H=8cm高的水银柱,该装置可在多少温度时报警?
为了探究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请思考探究该实验的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为50Hz):
(1) 以下关于该试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___________。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是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2) 当我们分别用相同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应保持一致,我们把第1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
(3) 由于橡皮筋对小车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如图所示的是其中四次实验打出的部分纸带:
(4) 试根据第(2)、(3)项中的信息,完成并填写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 | W | 2W | 3W | 4W |
小车速度v(m∕s) | 1.0 | 1.415 |
| 2.0 |
小车速度v2(m2∕s2) | 1.0 | 2.0 |
| 4.0 |
次数 | 1 | 2 | 3 | 4 |
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 | W | 2W | 3W | 4W |
小车速度v(m∕s) | 1.0 | 1.415 |
| 2.0 |
小车速度v2(m2∕s2) | 1.0 | 2.0 |
| 4.0 |
从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