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5.2×103 B组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R为电阻箱.干电池的工作电流不宜超过0.5 A.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3 ),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 W );开关、导线若干.

①请根据图1的电路图,在图2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②实验时,改变电阻箱R的值,记录下电压表的示数U,得到如下表所示的若干组RU的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3所示的图线.由图象得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Ω

③关于这个实验中存在的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各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B.同学读电压表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C.本实验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D.如果将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就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④若实验室没有电压表,只能用100μA的灵敏电流表和电阻箱改装.先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先闭合S1,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2,调节,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读出此时的阻值为2.00×103 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________Ω.将该灵敏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3 V的电压表,需________(“串联”或“并联”)阻值为R0=________Ω的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E(约3V)和内电阻r”的实验时,部分器材参数如下:电压表(量程3V),电流表(量程0.6A),定值电阻R0(阻值为3Ω),滑动变阻器R(阻值约30Ω).
(1)小红按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在电路连接正确的情况下,当她闭合开关时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没有示数,反复检查后发现电路连接完好,估计是某一元件断路,因此她拿来多用电表检查故障.她的操作如下:
a.断开电源开关S;
b.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1Ω档,调零后,红黑表笔分别接R两端,读数为30Ω
c.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100Ω档,调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电压表两端,发现指针读数如图3所示,则所测阻值为
2.2×103
2.2×103
Ω,然后又将两表笔接电流表两端,发现指针位置几乎不变.由以上操作可判断发生断路故障的元件是
电流表
电流表
  (填元件名称)
(2)她设计的实验电路中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说出一条理由即可)
增大电源等效内阻,使调节时两电表示数变化明显或保护电源.
增大电源等效内阻,使调节时两电表示数变化明显或保护电源.

(3)请根据电路图把实物图没完成的连线连接好.
(4)在更换规格相同的元件后,她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出了6组对应的数据并在图象上描点如图所示,请在图4中继续完成图象;并根据图象可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
3.00
3.00
 V,电池内阻r=
0.60
0.60
Ω(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5)用此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测出的电动势E与真实值相比偏(选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测量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R为电阻箱.干电池的工作电流不宜超过0.5A.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kΩ),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开关、导线若干.
①请根据图1的电路图,在图2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精英家教网
②实验时,改变电阻箱R的值,记录下电压表的示数U,得到如下表所示的若干组 R、U的数据.
精英家教网
1 2 3 4 5 6 7 8 9 10
电阻R/Ω 60.5 35.2 20.0 13.7 9.9 5.8 4.3 3.5 2.9 2.5
电压U/V 2.58 2.43 2.22 2.00 1.78 1.40 1.18 1.05 0.93 0.85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3所示的
1
U
-
1
R
图线.由图象得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
③关于这个实验中存在的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各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B.同学读电压表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C.本实验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D.如果将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就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④若实验室没有电压表,只能用100μA的灵敏电流表和电阻箱改装.先用如图4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先闭合S1,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2,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
2
3
,读出此时R′的阻值为2.00×103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
 
Ω.将该灵敏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需
 
(“串联”或“并联”)阻值为R0=
 
Ω的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测量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R为电阻箱.干电池的工作电流不宜超过0.5A.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kΩ),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开关、导线若干.
①请根据图1的电路图,在图2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②实验时,改变电阻箱R的值,记录下电压表的示数U,得到如下表所示的若干组 R、U的数据.

12345678910
电阻R/Ω60.535.220.013.79.95.84.33.52.92.5
电压U/V2.582.432.222.001.781.401.181.050.930.85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3所示的-图线.由图象得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______V,内电阻r=______Ω.
③关于这个实验中存在的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各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B.同学读电压表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C.本实验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D.如果将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就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④若实验室没有电压表,只能用100μA的灵敏电流表和电阻箱改装.先用如图4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先闭合S1,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2,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读出此时R′的阻值为2.00×103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______Ω.将该灵敏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需______(“串联”或“并联”)阻值为R=______Ω的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株洲二模)在长度和粗细均不相同的五个空心柱状绝缘管内注入质量和浓度都相同的某种导电液体,管的两端用铜制塞子封闭,并与接线柱相连.

(1)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欧姆档×100分别粗测了这五段液柱的电阻,发现最大的电阻不超过最小的电阻的3倍.图1是测量其中电阻最小的液柱电阻时表盘的情况,管内液体的电阻是
1.36
×10
3
 
1.36
×10
3
 
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接着,该同学利用如下实验器材探究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通过这五段液体的电流和液柱长度的关系:
A.直流电源:电动势15V,内阻很小,额定电流为1A;
B.电流表A1:量程0~300mA,内阻约0.5Ω;
C.电流表A2:量程0~15mA,内阻约 10Ω;
D.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约15k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kΩ;
F. 开关、导线等
①实验要求操作方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则电流表应选用
A
 
2
A
 
2
 (填“A1”或“A2”).
②该同学已经完成部分导线的连接,请你在实物接线图2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
③该同学根据实验获得的有关电流I和长度l的五组数据,作出了图3所示的图线,图中横轴表示的物理量是
L
-2
 
L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