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电子排布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原因.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表中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
(I)已知A、B、C、D、E和F六种微粒都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2、3、4、4、5和5,且都含有10个电子,又知D和F为阳离子.
请回答:
(1)A、B、C各自形成的晶体熔沸点高的主要原因是
 

(2)C的立体结构为
 
形,上述六种微粒中与C立体结构相似的是
 
(填电子式).
(3)E、F的立体结构类型相同原因是E、F的中心原子均采用
 
杂化,形成等性杂化轨道.
(Ⅱ)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
A-B A=B A≡B

CO
键能(KJ/mol) 357.7 798.9 1071.9
键能差值(KJ/mol) 441.2 273
N2 键能(KJ/mol) 154.8 418.4 941.7
键能差值(KJ/mol) 263.6 523.3
(4)根据上表CO与N2键能判断:CO与N2分子中成键的方式相似,都包含
 
(写出成键方式及数目);CO的总键能大于N2的总键能,但CO比N2更容易参加化学反应的原因是
 

(5)Fe、Co、Ni等金属能与CO反应的原因与这些金属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Ni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有
 
种.金属镍(Ni)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可生成液态的Ni(CO)4,它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在423K温度下就分解生成Ni和CO,从而得到高纯度的镍粉.据此可判断Ni(CO)4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Ni(CO)4是配合物,配位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写出下列原子在基态时的核外电子排布(内层已达稀有气体结构的部分写成“原子实”),并判断上 述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17Cl                   , 第     周期,第     族 ;

(2)26Fe                           ,第     周期,第     族; 

(3)32Ge                          ,第    周期,第      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硅元素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没有游离态

③ⅠA、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⑤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为什么久置的氯水最终转化为盐酸

⑥盐酸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说明盐酸比碳酸强,Cl 比S的非金属性强

⑦C02、NH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A.①③⑥⑦       B.②④⑥   C.②③④⑦      D.①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回答下面各题:
元素代号 1 2 3 4
Q 2080 4000 6100 9400
R 500 4600 6900 9500
S 740 1500 7700 10500
T 580 1800 2700 11600
U 420 3100 4400 5900
(1)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
E
E

A.Q和R      B.S和T       C.T和U     D.R和T      E.R和U
(2)下列离子的氧化性最弱的是
D
D

A.S2+        B.R2+         C.T 3+       D.U+
(3)下列元素中,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最像Q元素的是
C
C

A.硼         B.铍          C.氦         D.氢
(4)T元素最可能是
P
P
区元素,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TCl3
TCl3

(5)每种元素都出现相邻两个电离能的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这一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原子核外
电子分层排布,且各能层能量不同
电子分层排布,且各能层能量不同
,如果U元素是短周期的元素,你估计它的第2次电离能飞跃数据将是第
10
10

(6)如果R、S、T是同周期的三种主族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R<S<T
R<S<T
,其中元素
S
S
的第一电离能反常高的原因是
S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失去的是s能级的电子,s能级为全满稳定结构、能量降低
S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失去的是s能级的电子,s能级为全满稳定结构、能量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