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7:B.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A、B是两个质量均为m=1kg的球,两球由长为L=4m的轻杆相连组成系统.水平面上的P、Q两点间是一段长度为4.5m的租糙面,其余段表面光滑,球A、B与PQ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最初,A和B分别静止在P点两侧,离P点的距离均为x0=2m,若视球为质点,不计轻秆质量,对B球施加向右的拉力F=4N,求:
(1)A球经过P点时,系统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2)当A球经过P点时立即撤去F,最后AB球静止.求A球静止时离Q点多远以及A球从开始运动到静止所需的时间.(g=10m/s2
2
=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为了测定滑槽对物体的摩擦力所做功的大小,利用刻度尺和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其中a是质量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b是固定于桌面的滑槽(滑槽末端切线沿水平方向),实验时让小a从滑槽上同一位置C点多次由静止释放滑下,落在地面上的平均落地点为p点,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精英家教网
则实验时
(1)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文字和字母表示):
 
 
 

(2)计算滑槽b对小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的关系式(用测得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Wf=
 

Ⅱ.实验室新进了一批低电阻的电磁螺线管,已知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电阻率ρ=1.7×10-8Ωm.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算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长度.他们选择了多用电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导线和学生电源等.
(1)他们使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金属丝的电阻,操作过程分以下三个步骤:(请填写第②步操作)
①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电阻档“×1”;
 

③把红黑表笔分别与金属丝的两端相接,多用表的示数如图2(a)所示,则可知电阻为
 
Ω
(2)根据多用电表示数,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且要求测量数据从零调起,应从如图2(b)的A、B、C、D四个电路中选择
 
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
(3)他们使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3所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4)如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金属丝直径为D,金属丝电阻率为ρ,用上述物理量写出金属丝长度L的表达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某同学用某种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已知双缝间距离为d,双缝到毛玻璃屏间距离为L,实验时先移动测量头(如图A所示)上的手轮,把分划线对准靠近最左边的第1条明条纹中心(如图D所示),并记下游标卡尺的读数x1(如图B所示),然后转动手轮,把分划线向右边移动,直到对准第7条明条纹中心(如图E所示)并记下游标卡尺读数x7(如图C所示).
游标卡尺的读数x1=
 
mm,游标卡尺读数x7=
 
mm.
计算实验中所用单色光波长的表达式为λ=
 

精英家教网
Ⅱ.某同学使用了如下器材:电源E(电动势12V);电压表V(量程为15V,内阻约15kΩ)电流表A(量程100mA,内阻约10Ω);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为50Ω);单刀单掷开关;导线若干.测出了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甲所示,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2V.
①请在图乙的虚线方框中画出此实验电路;
②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在图丙的实物上连线;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①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平衡摩擦力的具体操作为:取下
砂桶
砂桶
,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并反复调节,直到轻推小车后,小车能沿木板做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
②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并作出a-
1
m
图线,从a-
1
m
图线求得合外力大小为
0.3
0.3
N(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Ⅱ.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1)请按电路原理图将图乙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在实验开始前应置于
a
a
端(选填“a”或“b”)

(2)正确连接电路后,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R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该温度下的电阻值,将它与此时的水温一起记入表中.改变水的温度,测量出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该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丙的坐标纸中画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图.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曲线(图中已画出)可以看出二者有一定的差异.除了读数等偶然误差外,还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
电流表的分压造成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真实值大或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更明显,相对误差更大
电流表的分压造成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真实值大或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更明显,相对误差更大

温度/℃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阻值/kΩ 7.8 5.3 3.4 2.2 1.5 1.1 0.9 0.7
(3)已知电阻的散热功率可表示为P=k(t-t0),其中k是比例系数,t是电阻的温度,t0是周围环境温度.现将本实验所用的热敏电阻接到一个恒流电源中,使流过它的电流恒为40mA,t0=20℃,k=0.16W/℃.由理论曲线可知:
①该电阻的温度大约稳定在
50
50
℃;    ②此时电阻的发热功率为
4.8
4.8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7所示,一光滑斜面与竖直方向成α角,一小球有两种方式释放;第一种方式在A点以速度平抛落至B点;第二种方式是在A点松手后沿斜面自由下滑,求:(1)AB的长度多大?(2)两种方式到B点,平抛的运动时间为,下滑的时间为等于多少?(3)两种方式到B点的水平分速度之比和竖直分速度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