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图4所示.A与B两个物体用轻绳相连后.跨过无摩擦的定滑轮.A物体在Q位置时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物体移到P位置.仍然能够处于静止状态.则A物体由Q移到P后.作用于A物体上的力中增大的是 8.AB A.地面对A的摩擦力 B.地面对A的支持力 C.绳子对A的拉力 D.A受到的重力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4所示,质量相等的A和B两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上装有一轻质弹簧.B原来静止,当A以速度v正对B滑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图4

A.当A和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压缩至最短

B.当弹簧压缩至最短时,B具有最大速度

C.只有弹簧压缩最短时,系统的动能才守恒

D.在A与B的整个作用过程中,A、B(包括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4-2-9所示,不计摩擦力,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与A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

图4-2-9

A.mg,(M-m)g          B.mg,mg          C.(M-m)g,mg          D.(M+m)g,(M-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10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B静止,在物体B上固定一个轻弹簧.物体A以某一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通过弹簧与物体B发生作用.两物体的质量相等,作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现将B的质量加倍,再使物体A通过弹簧与物体B发生作用(作用前物体B仍静止),作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仍为Ep.则在物体A开始接触弹簧到弹簧具有最大弹性势能的过程中,第一次和第二次相比(  )

图10

A.物体A的初动能之比为2∶1?

B.物体A的初动能之比为4∶3?

C.物体A损失的动能之比为1∶1?

D.物体A损失的动能之比为27∶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10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B静止,在物体B上固定一个轻弹簧.物体A以某一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通过弹簧与物体B发生作用.两物体的质量相等,作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现将B的质量加倍,再使物体A通过弹簧与物体B发生作用(作用前物体B仍静止),作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仍为Ep.则在物体A开始接触弹簧到弹簧具有最大弹性势能的过程中,第一次和第二次相比(  )

图10

A.物体A的初动能之比为2∶1?

B.物体A的初动能之比为4∶3?

C.物体A损失的动能之比为1∶1?

D.物体A损失的动能之比为27∶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10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B静止,在物体B上固定一个轻弹簧.物体A以某一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通过弹簧与物体B发生作用.两物体的质量相等,作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现将B的质量加倍,再使物体A通过弹簧与物体B发生作用(作用前物体B仍静止),作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仍为Ep.则在物体A开始接触弹簧到弹簧具有最大弹性势能的过程中,第一次和第二次相比(  )

图10
A.物体A的初动能之比为2∶1?
B.物体A的初动能之比为4∶3?
C.物体A损失的动能之比为1∶1?
D.物体A损失的动能之比为27∶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