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各组溶液进行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消失并放出气体.再加AgNO3溶液又生成白色沉淀.则该组溶液是( ) A.Na2CO3和MgBr2 B.Ba(OH)2和K2SO4 C.Ba(OH)2和(NH4)2SO4 D.Na2CO3和CaCl2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小组同学以碳棒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发现阴极碳棒上除了有红色物质  析出外,还有少量白色物质析出.为探究阴极碳棒上的产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过程:
(1)对比实验(以碳棒为电极电解下列溶液)
    电解质溶液     阴极析出物质
  实验1     CuS04溶液     红色固体
  实验2   CuS04和NaCl的混合溶液   红色固体和少量白色固体
(2)提出假设
①红色物质一定有铜,还可能有Cu2O;
②白色物质为铜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可能为
 

(3)实验验证
取电解CuCl2溶液后的阴极碳棒,洗涤、干燥.连接下列装置进行实验,验证阴极产物.
精英家教网
仪器a的名称为
 
,各装置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为
 

(4)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结束后,碳棒上的白色物质变为红色,F中物质不变色,D中出现白色沉淀.
根据现象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问题讨论
①欲洗去碳棒上的红色和白色物质,可将碳棒插入稀硝酸中,则:
红色物质消失的离子方程式为
 

白色物质消失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实验过程中,若装置b中的空气没有排净就开始加热,可能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有两种盐类化合物A和B,它们都可溶于水,其相对分子质量均为120,为了确定A和B的化学成分,将它们的溶液进行以下几个实验:

a.若两溶液相混合,则立即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若在两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则A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而B溶液无明显变化;

c.如将所加BaCl2溶液改换成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则A、B两溶液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事实,确定A、B的组成及发生的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1)A、B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现有一份含有FeCl3和FeCl2的固体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各成分的含量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1: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溶解;②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产生沉淀;③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28.7g.
实验2:
①称取与实验1中相同质量的样品,溶解;②向溶解后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③再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④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加热灼烧到质量不再减少,得到固体Fe2O36.40g.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
烧杯、玻璃棒

(2)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时通常会向其中加入少量的铁粉,其作用是(用方程式表示)
防止溶液里的Fe2+被氧化
防止溶液里的Fe2+被氧化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2的步骤②中通入足量Cl2的反应:
Cl2+2FeCl2=2FeCl3
Cl2+2FeCl2=2FeCl3

(4)用容量瓶配制实验所用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
AC
AC

A.未冷却溶液直接转移
B.没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转入容量瓶
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砝码上沾有杂质
E.容量瓶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
(5)检验实验2的步骤④中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溶液加适量AgNO3溶液,如未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已洗净
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溶液加适量AgNO3溶液,如未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已洗净

(6)该小组取来的样品中含有FeCl2的质量为
5.08
5.08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年8月7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大泥石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中饮用水安全在灾后重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某研究小组提取三处被污染的水源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如下实验信息:其中一处被污染的水源含有A、B两种物质,一处含有C、D两种物质,一处含有E物质,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实验,只有B、C含有钾离子.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B、C、D的化学式: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将含1 mol A的溶液与含1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为________

(3)写出实验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A、B、C、D四种物质均为下列离子组成的可溶性化合物,组成这四种物质的离子(离子不能重复组合)有:

阳离子

Na+、Al3+、Ba2+、NH4+

阴离子

Cl、OH、CO32、SO42

 

分别取四种物质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①B溶液分别与C、D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将A溶液逐滴滴入C溶液中,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A溶液时,沉淀减少直至完全消失③A与D两种固体混合有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液变蓝④用石墨电极电解B溶液,在阳极上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A所含的阳离子和C所含阳离子的半径大小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B所含的阴离子是________

(2)C溶液呈___性(填“酸性”或“碱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3)以Pt为电极电解1L0.1mol/LB的水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1mol电子时,

溶液的pH为_______(设电解过程溶液体积不变),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

(4)若将④阳极产生的气体通入A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时,则溶液中各离子

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