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运动的物体从某时刻开始.在第1s内的位移为lm.在第2s内的位移为2m.在第3s内的位移为3m.在第4s内的位移为4m.下面有关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B.物体在第3s初至第4s末的平均速度是3.5m/s C.物体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是3m/s D.物体在这4s内一定做的是a=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人从t=0时刻开始,观测一个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现只测出了该物体在第3s内及第8s内的位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某同学在“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s1=1.40cm,s2=1.90cm,s3=2.40cm,s4=2.88cm,s5=3.43cm,s6=3.90cm.(以下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
16.5
16.5
 cm/s,v2=
21.5
21.5
 cm/s,v3=
26.4
26.4
cm/s,v4=
31.6
31.6
 cm/s,v5=
36.7
36.7
 cm/s.
(2)(4分)在对本纸带的测量中,某同学只测量了如下图两组数据,若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这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s5-s2
3T2
s5-s2
3T2
(用S2、S5、T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m/s,那么这个物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某同学在实验中,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s1=1.40cm,s2=1.90cm,s3=2.40cm,s4=2.88cm,s5=3.43cm,s6=3.90cm.

(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
16.5
16.5
 cm/s,v2=
21.5
21.5
cm/s,v3=
26.4
26.4
cm/s,v4=
31.6cm
31.6cm
 cm/s,v5=
36.7
36.7
 cm/s.
(2)在求解运动小车的加速度时,两位同学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看法,甲同学认为,只要在上面计算好的5个速度中,任意取两个,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加速度,而乙同学则认为,应该选取V-t图象上的相距较远的两个点来计算加速度,你认为哪位同学求解的加速度的方法更合理
(填甲或乙),求出a=
50
50
 cm/s2.
(3)在对本纸带的测量中,某同学只测量了如图2两组数据,若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这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S5-S2
3T2
S5-S2
3T2
(用S2、S5、T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m/s,那么这个物体     

A.在这一时刻前的0.2s内位移一定是2m

B.在这一时刻后的1s内位移一定是1m

C.在这一时刻起10s内位移可能是60m

D.如果从这一时刻起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继续通过1000m路程所需时间一定是10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