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初中的知识.一定要做好学习高中物理的准备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人造卫星在通讯、导航、科研和军事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ACD

A.安装有斜槽的木板,一定要注意木板是否竖直
B.安装有斜槽的木板,只要注意小球不和木板发生摩擦
C.每次实验都要把小球从同一位置释放
D.实验的目的是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2)如图所示,做平抛运动的质点通过A、B、C三点,取A点为坐标原点,B、C两点坐标如图所示,则做平抛运动的质点初速度是
1
1
m/s.(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南通模拟)早在19世纪,匈牙利物理学家厄缶就明确指出:“沿水平地面向东运动的物体,其质量(即:列车的视重或列车对水平轨道的压力)一定要减轻.”后来,人们常把这类物理现象称之为“厄缶效应”.如图所示,我们设想,在地球赤道附近的地平线上,有一列质量是M的列车,正在以速率v沿水平轨道匀速向东行驶.已知:(1)地球的半径R;(2)地球的自转周期T.今天我们像厄缶一样,如果仅仅考虑地球的自转影响(火车随地球做线速度为
T
R的圆周运动)时,火车对轨道的压力为N;在此基础上,又考虑到这列火车相对地面又附加了一个线速度v,做更快的匀速圆周运动,并设此时火车对轨道的压力为N′.那么,单纯地由于该火车向东行驶而引起火车对轨道的压力减轻的数量(N-N′)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6?普陀区一模)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处,放置一质量为M、边长为a的立方体形的大木箱子,现在将该箱子从A点移到远处的B点,两点之间的距离为S(S>>a),关于在这一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
甲同学认为:用水平恒力将木箱子缓慢地从A点推到B点时外力做的功,一定要比木箱子从A点翻滚到B点时外力做的功少.(不计翻箱子过程中外力做的负功)
乙同学认为:用水平恒力将木箱子缓慢地从A点推到B点时外力做的功,一定要比木箱子从A点翻滚到B点时外力做的功多.(不计翻箱子过程中外力做的负功)
丙同学认为:用水平恒力将木箱子缓慢地从A点推到B点时外力做的功,一定和先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在中途适当的地方撤去外力,再让箱子自行滑到B点停下做功一样多.
对以上三位同学的论述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给出你的观点,要求有详细的推理、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1)下列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E
AE

A、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计算重力势能的减少,一定要用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B、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必须要用秒表测出平抛物体的运动时间
C、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弹簧必须水平使用,以克服弹簧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D、在“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大小”的实验中,需要用天平测油滴的质量
E、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如果摆长测量无误.测得的g值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将全振动的次数N误计为N-1
F、在“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描绘电场等势线”的实验中,要在塑料板上自上而下依次铺放白纸、复写纸、导电纸
(2)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记录如图甲所示,则A球碰前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是图中的
OP
OP
,B球被碰后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是图中的
ON
ON
.(两空均选填“OM”、“OP”或“ON”)
②小球A下滑过程中与斜槽轨道间存在摩擦力,这对实验结果
不会
不会
产生误差(选填“会”或“不会”).
③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A球为入射小球,B球为被碰小球,以下所列举的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正确的是
D
D

A.入射小球的质量ma,可以小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b
B.实验时需要测量斜槽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
C.入射小球每次不必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D.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小球放在斜槽末端处,应能静止
④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Ⅰ.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术板竖直立于靠近槽口处,使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Ⅱ.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再使小球a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撞在木板上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上B;
Ⅲ.把半径相同的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a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和小球b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和C;
Ⅳ.用天平测量a、b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用刻度尺测量白纸O点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为y1、y2和y3
用本实验中所测得的量来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其表达式为
ma
y2
=
ma
y3
+
mb
y1
ma
y2
=
ma
y3
+
mb
y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