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如图7所示, ,,与桌面动 摩擦因数, 与地面间的距离s=0.8m, .原来静止.关于两者的运动情况.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 A.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1.79m/s B.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0.8m/s C.落地后,在桌面上能继续滑行的距离为0.16m D.落地后,在桌面上能继续滑行的距离为0.8m 第Ⅱ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7-4-10所示,质量mA=4 kg的A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桌面上,mB=1 kg的B物体与地面间的距离h=0.8 m,A、B均从静止开始,松手后,求:

7-4-10

(1)B落地的速度;

(2)B落地后,A在桌面上能继续滑行多远才静止?(取g=?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7-4-10所示,质量mA=4 kg的A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桌面上,mB=1 kg的B物体与地面间的距离h=0.8 m,A、B均从静止开始,松手后,求:

图7-4-10

(1)B落地的速度;

(2)B落地后,A在桌面上能继续滑行多远才静止?(取g=?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如图1为实验室中验证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
①因为下落高度相同的平抛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的
飞行时间
飞行时间
相同,所以我们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可以用
飞行时间
飞行时间
作为时间单位,那么,平抛小球的
水平位移
水平位移
在数值上等于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②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影响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C

A、释放点越低,小球受阻力小,入射小球速度小,误差小
B、释放点越低,两球碰后水平位移小,水平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小,两球速度的测量越准确
C、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之差越小,误差越小
D、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越小,误差越小
③为完成此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
AC
AC
.(填下列对应的字母)
A、直尺     B、游标卡尺       C、天平      D、弹簧秤       E、秒表
④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关系式(用m1、m2及图中字母表示)
m1
.
OP
=m1
.
OM
+m2
.
ON
m1
.
OP
=m1
.
OM
+m2
.
ON
成立,即表示碰撞中动量守恒.
⑤在实验装置中,若斜槽轨道是光滑的,则可以利用此装置验证小球在斜槽上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小球释放初位置到斜槽末端的高度差h1;小球从斜槽末端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s、竖直高度h2,则所需验证的关系式为:
s2=4h1h2
s2=4h1h2

(2)一位同学设计了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长木板处于水平,装砂的小桶(砂量可调整)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与木块相连接,细线长大于桌面的高度,用手突然推动木块后,木块拖动纸带(图中未画出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沿水平木板运动,小桶与地面接触之后,木块在木板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而停下.在木块运动起来后,打开电源开关,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选出其中的一条纸带,图中给出了纸带上前后两部记录的打点的情况.
纸带上1、2、3、4、5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下表所示:
纸带上1-5读数点到0点的距离   单位:cm
1 2 3 4 5
前一部分 4.8 9.6 14.4 19.2 24.0
后一部分 2.04 4.56 7.56 11.04 15.00
由这条纸带提供的数据,可知
①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3
0.3

②若纸带上从第一个点到最后一个点的距离是49.2cm,则纸带上这两个点之间应有
实际打点数为30个
实际打点数为30个
个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位同学设计了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长木板处于水平,装砂的小桶(砂量可调整)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与木块相连接,细线的长度大于桌面的高度.用手突然推动木块后,木块拖动纸带(图中未画出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沿水平木板运动,小桶与地面接触之后,木块在木板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而停下.在木块运动起来后,打开电源开关,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改变小桶中的砂量,重复几次实验,得到几条纸带,选出其中的一条纸带,图中给出了纸带上前后两段所记录的打点情况.量出两段纸带上1、2、3、4、5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下表所示,由这条纸带提供的数据,求:
(1)纸带上1-5读数点到0点的距离
(2)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纸带上从第一个点到最后一个点的距离是49.2cm,求纸带上这两个点之间应有多少个点?
单位:cm
1 2 3 4 5
前一段 4.8 9.6 14.4 19.2 24.0
后一段 3.96 7.44 10.44 12.96 15.00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2)某学校的学生为了测定物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想出了很多方法.
①其中甲同学采用了如图4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使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当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实验中甲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物块的运动,图5为他截取的一段纸带,记录了物块做匀减速运动过程的信息,1、2、3、4、5是他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根据纸带可求出物块做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m/s2,则物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1=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测量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②乙同学采用了如图6所示的另一套装置进行实验,使物块A位于水平桌面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由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以上的操作,分别测出以下几组实验数据.
1 2 3 4 5 6
h/cm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s/cm 9.5 12.5 28.5 39.0 48.0 56.5
精英家教网
乙同学在图7中已标出第1、2、3、5、6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图中标出第4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s-h关系图线.
实验中测得A、B的质量之比mA:mB=4:5,则根据s-h图线计算出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