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3所示是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乌龟和兔子赛跑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时同地出发的 B.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地出发.但兔让乌龟先爬行一段时间 图3 C.兔子虽然中途休息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兔子先到达终点 D.乌龟中途虽然落后.但最终还是比兔子先到达终点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1所示是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乌龟和兔子赛跑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时同地出发的

B.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不是同地出发,兔子让乌龟先爬行一段时间

C.兔子虽然中途休息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兔子先到达终点

D.乌龟中途虽然落后,但最终还是先予兔子到达终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 2
G.以t 2 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作出t 2-l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①用游标为1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1mm)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2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
1.52
1.52
cm.
②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 2-l图线如图3所示.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 2=404.0l+3.5.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76
9.76
m/s2.(取π 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
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不应作t 2-l图线,而应作t-l图线;
D.不应作t 2-l图线,而应作t 2-(l+
12
d)图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1)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示.①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
 
(用图1中的θ1、θ2表示);②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
 
(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精英家教网
(2)某实验小组研究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将原长约200mm的橡皮筋上端固定,在竖直悬挂的橡皮筋下端逐一增挂钩码(质量均为20g),每增挂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当挂上10只钩码后,再逐一把钩码取下,每取下一只钩码,也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增挂钩码和减挂钩码时的橡皮筋伸长量△l与拉力F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从图象中可以得出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增挂钩码时△l与F成正比,而减挂钩码时△l与F不成正比
B.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比减挂钩码时的大
C.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减挂钩码时的相等
D.增挂钩码时所挂钩码数过多,导致橡皮筋超出弹性限度
(3)如图3所示是一些准备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x阻值的实验器材,器材及其规格列表如下:
器   材 规       格
待测电阻Rx
电源E
电压表V1
电压表V2
电流表A
滑动变阻器R
开关S,导线若干
阻值在900Ω-1000Ω之间
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9.0V
量程2.0V,内阻r1=1000Ω
量程5.0V,内阻r2=2500Ω
量程3.0A,内阻r=0.10Ω
最大阻值约100Ω,额定电流0.5A
为了能正常进行测量并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实验要求测量时电表的读数大于其量程的一半,而且调节滑动变阻器能使电表读数有较明显的变化.请用实线代替导线,在所给的实验器材图中选择若干合适的器材,连成满足要求的测量Rx阻值的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①某同学分别用钢珠球、水滴自由下落时的频闪法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当他用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所用钢珠球的直径,如图1所示,则该钢珠球的直径是
 
cm.
②用水滴自由下落时的频闪法做实验时,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接水铝盒、一根带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a.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让水滴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落下.
b.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此
时,频闪仪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
c.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
d.采集数据进行处理.
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Hz,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圆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3所示,根据图中数据,第8个水滴在此时刻的速度v8=
 
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以上两空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实验存在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
 


(2)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现提供如下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电源电动势E=4V.实验要求获得多组数据,且金属丝上所加的电压须从零开始.
①某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粗测该金属丝的电阻.用已经调好零且选择开关指向欧姆挡“×10”档位
的多用电表测量,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度太大,这时他应将选择开关换成欧姆挡的
 
档位(选填“×100”或“×1”),然后进行
 
,再次测量电阻丝的阻值,其表盘及指针所指位置如图
(乙)所示,则此段电阻丝的电阻为
 
Ω.
②请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甲)图中进行连线.
③某次实验测量时,选用合适的电表量程,表面刻度及指针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
 
A,电压
表读数为
 
V,该金属丝的电阻值为
 
Ω.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1)将一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桌面上,在长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点计时器;
(2)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跨过定滑轮连接小车和钩码;
(3)把小车拉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接通电源,从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得到一条纸带;
(4)关闭电源,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的变化关系来研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图2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O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是纸带的三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A、B、C到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问:
(1)打B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B=
0.40
0.40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h1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W0,则当钩码下落h2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
h2
h1
w0
h2
h1
w0
.(用h1、h2、w0表示)
(3)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根据该图形状,某同学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
肯定不正确的是
AC
AC
(填写选项字母代号)
A.W∝v        B.W∝v2
C.W∝
1
v
       D.W∝v3
(4)在本实验中,下列做法能有效地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BC
ABC
(填写选项字母代号)
A.把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B.实验中控制钩码的质量,使其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C.调节滑轮高度,使拉小车的细线和长木板平行
D.先让小车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