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D、F同主族,A元素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Y,A、B、C、E、F五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F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写出阴离子B22-的电子式(用B对应元素的元素符号来表示) 。
(3)常温下,X、Y的水溶液pH均为4,设X、Y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分别为
a、b,则a与b之比为 。
(4)A、B、D、E四种元素组成的某无机化合物,受热易分解。写出少量该化合物溶液与
足量的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将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由A、D、E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稀溶液中构成
原电池,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6)A单质与C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化合为乙,室温下,向pH=a的乙的水溶液中加入等
体积pH=b的X的水溶液,且a+b=14,充分作用后,该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Ⅰ: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①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溶液润洗,则测定结果偏低。 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使配制的浓度偏高; ③ 将Fe2(SO4)3溶液加热蒸发至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红棕色粉末 ④ 硝酸钾过饱和溶液冷却未出现结晶时,可以用玻棒充分磨擦器皿壁促使晶体析出。 ⑤可用25ml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KMnO4溶液 ⑥分别向体积和pH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滴加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一样多 Ⅱ: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 过实验来探究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_________________。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____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探究延伸 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4)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实验小组欲利用该红色粉末制取较纯净的胆矾(CuSO4·5H2O)。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如下: | ||||||||||||
| ||||||||||||
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可供选择: A、氯水 B、H2O2 C、NaOH D、Cu2(OH)2CO3 实验小组设计如下方案 | ||||||||||||
![]() | ||||||||||||
试回答: ①试剂1为_______,试剂2为________(填字母)。 ②固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③操作I为___________。 |
a |
b |
5 |
6 |
a |
b |
5 |
6 |
1.2a +b |
8.96 |
1.2a +b |
8.96 |
2.016 |
22.4 |
0.896 |
22.4 |
2.016 |
22.4 |
0.896 |
22.4 |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 | |||||
![]() | |||||
![]() | |||||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上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氮气 、氢气 。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 、 。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 (填“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 。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 、 离子。
(B)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 |
(1)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
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 ,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实验所用仪器:A.蒸发皿 B.石棉网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埚钳 F.试管夹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 。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 、冷却结晶、 、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 、 。
(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
次。
(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
a.加热温度过高 b.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胆矾晶体部分风化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上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氮气 、氢气 。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 、 。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 (填“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 。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 、 离子。
(B)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
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 ,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实验所用仪器:A.蒸发皿 B.石棉网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埚钳 F.试管夹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 。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 、冷却结晶、 、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 、 。
(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
次。
(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
a.加热温度过高 b.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胆矾晶体部分风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