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长方体玻璃平板上方的空气中有一单色点光源S, 从S发出的光线SA以角度θ入射到玻璃板上表面, 经过玻璃板后从下表面射出, 如图所示, 1)若沿此光线传播的光从光源到玻璃板上表面的传播时间与在玻璃板中的传播时间相等, 点光源S到玻璃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应是多少? 2)在玻璃板的上方空间移动s.若在右侧面能够看到s的像.则玻璃板对 该单色光的折射率至少要满足什么条件? 3) 若该光照射氢原子.恰好能让氢原子由第二能级跃迁至第五能级. 求该单色光的频率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玻璃幕墙表面镀一定厚度的金属氧化物,利用衍射现象使外面的人在白天看不到幕墙里面的情况

B.紫外线的频率与固体物质分子的固有频率接近,容易引起分子共振,产生内能

C.来回抖动带电的梳子,在空间就会形成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电磁波

D.地面上两北斗卫星导航终端同时发出定位申请信号,在高速运行的卫星上看两信号也一定是同时发出的

(2)蝙蝠在喉内产生超声波通过口或鼻孔发射出来,超声波遇到猎物会反射回来,回波被蝙蝠的耳廓接收,根据回波判断猎物的位置和速度.在洞穴里悬停在空中的蝙蝠对着岩壁发出频率为34kHz的超声波,波速大小为340m/s,则该超声波的波长为   m,接收到的回波频率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发出的频率.

(3)如图所示,一个立方体玻璃砖的边长为a,折射率n=1.5,立方体中心有一个小气泡.为使从立方体外面各个方向都看不到小气泡,必须在每个面上都贴一张纸片,则每张纸片的最小面积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玻璃幕墙表面镀一定厚度的金属氧化物,利用衍射现象使外面的人在白天看不到幕墙里面的情况
B.紫外线的频率与固体物质分子的固有频率接近,容易引起分子共振,产生内能
C.来回抖动带电的梳子,在空间就会形成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电磁波
D.地面上两北斗卫星导航终端同时发出定位申请信号,在高速运行的卫星上看两信号也一定是同时发出的
(2)蝙蝠在喉内产生超声波通过口或鼻孔发射出来,超声波遇到猎物会反射回来,回波被蝙蝠的耳廓接收,根据回波判断猎物的位置和速度.在洞穴里悬停在空中的蝙蝠对着岩壁发出频率为34kHz的超声波,波速大小为340m/s,则该超声波的波长为   m,接收到的回波频率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发出的频率.
(3)如图所示,一个立方体玻璃砖的边长为a,折射率n=1.5,立方体中心有一个小气泡.为使从立方体外面各个方向都看不到小气泡,必须在每个面上都贴一张纸片,则每张纸片的最小面积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如图1,选用的是入射面和出射面相互平行的矩形玻璃砖,用“插针法”测定某种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步骤如下:
a.将木板水平放置,把一张白纸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
b.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入射界面,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
c.把矩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bb′;
d.在直线AO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2档住P1的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
 
,记下P3、P4的位置.
e.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做出出射光线,标出入射角α、折射角β.
(1)请将步骤d补充完整.
(2)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意见正确的是
 

A.为了减少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B.为减少误差,P1、P2的连线与NN’的夹角越大越好.
C.为减少误差,选用的玻璃砖厚度不宜太小
D.若P1、P2连线与法线NN′夹角较大时,有可能在bb′面发生全反射,所以在bb′一侧就看不到P1、P2的像,所以P1、P2连线与法线NN′夹角不宜过大.
(3)某同学在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与AO交于C点,与OO′交于D点,过C、D两点分别向NNˊ作垂线,交NN′于C′、D′,所以折射率n=
 
.(用图2中的线段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如图1,选用的是入射面和出射面相互平行的矩形玻璃砖,用“插针法”测定某种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步骤如下:
a.将木板水平放置,把一张白纸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
b.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入射界面,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
c.把矩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bb′;
d.在直线AO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2档住P1的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______,记下P3、P4的位置.
e.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做出出射光线,标出入射角α、折射角β.
(1)请将步骤d补充完整.
(2)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意见正确的是______
A.为了减少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B.为减少误差,P1、P2的连线与NN’的夹角越大越好.
C.为减少误差,选用的玻璃砖厚度不宜太小
D.若P1、P2连线与法线NN′夹角较大时,有可能在bb′面发生全反射,所以在bb′一侧就看不到P1、P2的像,所以P1、P2连线与法线NN′夹角不宜过大.
(3)某同学在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与AO交于C点,与OO′交于D点,过C、D两点分别向NNˊ作垂线,交NN′于C′、D′,所以折射率n=______.(用图2中的线段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选做题:请从A、B和C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模块3-3)B.(选修模块3-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照相机等的镜头涂有一层增透膜,其厚度应为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
B.调谐是电磁波发射应该经历的过程,调制是电磁波接收应该经历的过程
C.把调准的摆钟,由北京移至赤道,这个钟将变慢,若要重新调准,应增加摆长
D.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E.地面上的我们会发现:竖直向上高速运行的球在水平方向变窄
F.变化的磁场必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2)如图所示,O点为振源,OP=s,t=0时刻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产生向右沿直线传播的简谐波.图乙为从t=0时刻开始描绘的P点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
A.该波的频率为1/( t2-t1 )  B.该波波长为st1/( t2-t1 )  C.t=0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D.t=t2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3)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求射出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来路返回的情况).
C.(选修模块3-5)
(1)下列物理实验中,能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的是______
A.通过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证明爱因斯坦方程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
B.通过测试多种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发现散射射线中有波长变大的成分
C.通过电子双缝实验,发现电子的干涉现象  
D.利用晶体做电子束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2)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这群氢原子能发出______种谱线,发出的光子照射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则该金属的逸出功应小于______eV.
(3)近年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它利用的核反应方程是21H+31H→42He+1n.若21H和31H迎面碰撞,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21H、31H、42He、1n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反应后42He的速度大小为v3,方向与21H的运动方向相同,求中子1n的速度 (选取m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不计释放的光子的动量,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