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如图8为某同学在做实验中用测得数据所画出的某电池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由图可知该同学所测得的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V.电池内阻为____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在《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有两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记录表格,而且都已完成了计算,根据他们设计的表格所反映的信息,判断他们论证做得是否正确.
甲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次数 入射角i sini 折射角γ sinγ n
.
n
1 30° 0.500 20.9° 0.357 1.40 1.40
2 45° 0.707 30.5° 0.508 1.39
3 60° 0.866 38.0° 0.616 1.41
乙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次数 1 2 3 角平均值 正弦值
.
n
入射角i 30° 45° 60° 45° 0.707 1.42
折射角γ 20.9° 30.5° 38.0° 28.8° 0.497
答:上述二位同学做得正确的是
 
(填甲或乙)
(2)如图1所示,某平行玻璃砖的厚度为L,现测得该玻璃砖折射率为n=
3
,若光线从上表面射入时的入射角θ=60°,试求光线从下表面射出时相对于入射光线的侧移d.
精英家教网
(3)用如图2所示的器材,研究钨丝灯泡消耗的功率P与通过它的电流I之间的关系.已知灯泡的规格为“12V 5W”,电源的电动势为15V,内阻忽略,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2A”.功率的测量需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请将图中的器材连成实验电路.要求实验中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0~1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要记录的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接着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将橡皮条的结点拉至______点.
(2)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
(3)某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3所示.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1=,g2=,…,g5=,取平均值=8.667m/s2
方法B:由g1=,g2=,g3=,取平均值=8.673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试举出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某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I-U图线,由图线可以得到电源电动势E=______V,内电阻r=______Ω.
(2)在欧姆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用“×10”挡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太大(指针过于靠右),则可以断定:这个电阻阻值______(填“较小”或“较大”),为了把电阻测得更准确一些,应换用______(填“×1挡”或“×100挡”),调零后重新测量.
(3)某同学在做“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U和I的数据:
  编号 1 2 3 4 5 6 7 8
U(伏) 0 0.50 1.00 1.50 2.00 2.20 2.60 3.00
I(安) 0 0.050 0.100 0.150 0.180 0.190 0.200 0.205
灯泡发光情况 不亮       微亮    逐渐变亮      正常发光
①从上表数据中可以看出,当小灯泡的功率逐渐增大时,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②请在实物图中用铅笔补全其中的连线(电压表、电流表左接线柱为正,右接线柱为负)

精英家教网

(4)有一待测的电阻R,其阻值约在40~50Ω之间,实验室准备用来测量该电阻值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量程O~10V,内电阻约20kΩ);
电流表A(量程O~300mA,内电阻约4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Ω,额定电流为1A)
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9V,内电阻约为0.5Ω);
开关;此外还有若干根供连线用的导线.
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多次测出几组电流、电压值,以便画出电流一电压的关系图线.为了实验能正常进行,减少测量误差,还要求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要记录的是
O点位置
O点位置
两弹簧秤的读数
两弹簧秤的读数
 和
两细绳套的方向
两细绳套的方向
,接着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将橡皮条的结点拉至
O
O
点.
(2)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0.702cm
0.702cm

(3)某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3所示.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1=
S2-S1
T2
,g2=
S3-S2
T2
,…,g5=
S6-S5
T2
,取平均值
.
g
=8.667m/s2
方法B:由g1=
S4-S1
3T2
,g2=
S5-S2
3T2
,g3=
S6-S3
3T2
,取平均值
.
g
=8.673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
S1,S6
S1,S6
;方法B中有
S1,S2,S3,S4,S5,S6
S1,S2,S3,S4,S5,S6
.因此,选择方法
B
B
(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
偶然
偶然
(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摩擦阻力的存在,长度测量存在的误差.
摩擦阻力的存在,长度测量存在的误差.
(试举出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某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I-U图线,由图线可以得到电源电动势E=
1.5
1.5
V,内电阻r=
2.14
2.14
Ω.
(2)在欧姆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用“×10”挡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太大(指针过于靠右),则可以断定:这个电阻阻值
较小
较小
(填“较小”或“较大”),为了把电阻测得更准确一些,应换用
“×1档”
“×1档”
(填“×1挡”或“×100挡”),调零后重新测量.
(3)某同学在做“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U和I的数据:
  编号 1 2 3 4 5 6 7 8
U(伏) 0 0.50 1.00 1.50 2.00 2.20 2.60 3.00
I(安) 0 0.050 0.100 0.150 0.180 0.190 0.200 0.205
灯泡发光情况 不亮       微亮    逐渐变亮      正常发光
①从上表数据中可以看出,当小灯泡的功率逐渐增大时,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
先不变再增大
先不变再增大

②请在实物图中用铅笔补全其中的连线(电压表、电流表左接线柱为正,右接线柱为负)

(4)有一待测的电阻R,其阻值约在40~50Ω之间,实验室准备用来测量该电阻值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量程O~10V,内电阻约20kΩ);
电流表A(量程O~300mA,内电阻约4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Ω,额定电流为1A)
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9V,内电阻约为0.5Ω);
开关;此外还有若干根供连线用的导线.
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多次测出几组电流、电压值,以便画出电流一电压的关系图线.为了实验能正常进行,减少测量误差,还要求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