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2.C 3.CD 4.BC 5.BC 6.C 7.C 8.100% 9.内,靠近窗的温度降低时.饱和气压也变小.这时会有部分水蒸气液化变成水附在玻璃上 10.还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但是同时也有汽体分子被碰撞而回到液体中去.当液体上的汽达到饱和时.单位时间内逸出液面的分子数与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相等而呈动态平衡状态.液体不再减少.从宏观上看好像液体不再蒸发了.11.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和水缸外表面的温度比周围的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水缸外表面就会产生液化现象.当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时.虽有水蒸气在水缸表面液化.但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大时.水蒸气在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强于水的蒸发.形成一层小水珠.由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大是降雨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小水珠.降雨的可能性就大了.这就是“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 的道理. [能力提升]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装置由AB、BC、CD三段轨道组成,轨道交执着处均平滑连接,其中轨道AB、CD段是光滑的,轨道AB为1/4圆弧,半径R=4.3m,水平轨道BC的长度s=5m,轨道CD足够长且倾角θ=37°.现让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滑块第一次到达圆弧上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2)小滑块第一次与第二次通过C点的时间间隔;
(3)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装置由AB、BC、CD三段轨道组成,轨道交接处均由很小的圆弧平滑连接,  其中轨道AB、CD段是光滑的,水平轨道BC的长度x=5m,轨道CD足够长且倾角θ=37°,A、D两点离轨道BC的高度分别为h1=4.30 m、h2=1.35 m.现让质量为m的小滑块自A点由  静止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滑块第一次到达D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滑块第一次与第二次通过C点的时间间隔;

3.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装置由AB、BC、CD三段轨道组成,轨道交接处均由很小的圆弧平滑连接, 其中轨道AB、CD段是光滑的,水平轨道BC的长度x=5m,轨道CD足够长且倾角θ=37°,A、D两点离轨道BC的高度分别为h1="4.30" m、h2="1.35" m.现让质量为m的小滑块自A点由 静止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小题1】小滑块第一次到达D点时的速度大小;
【小题2】小滑块第一次与第二次通过C点的时间间隔;
【小题3】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装置由AB、BC、CD三段轨道组成,轨道交接处均由很小的圆弧平滑连接,其中轨道AB、CD段是光滑的,水平轨道BC的长度x=5m,轨道CD足够长且倾角θ=37o,A、D两点离轨道BC的高度分别为h1="4.30m," h2=1.35m,现让质量为m的小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o=0.6,cos37o=0.8,求:

(1)小滑块第一次到达D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滑块第一次与第二次通过C点的时间间隔
(3)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装置由AB、BC、CD三段轨道组成,轨道交接处均由很小的圆弧平滑连接,其中轨道AB、CD段是光滑的,水平轨道BC的长度x=5m,轨道CD足够长且倾角θ=37o,A、D两点离轨道BC的高度分别为h1=4.30m, h2=1.35m,现让质量为m的小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o=0.6,cos37o=0.8,求:

(1)小滑块第一次到达D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滑块第一次与第二次通过C点的时间间隔

(3)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