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897年.J.J.汤姆孙发现电子.30年后.他的儿子G.P.汤姆孙利用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验证了电子的波动性.下列关于这对父子的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中一定还有带正电的部分 B.J.J.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电子绕核运动 的原子模型 C.验证电子波动性的实验中.电子的动能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不明显 D.在验证电子波动性的实验中.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代替电子.则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4年江苏卷)(16分)汤姆生用来测定电子的比荷(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真空管内的阴极K发出的电子(不计初速、重力和电子间的相互作用)经加速电压加速后,穿过A'中心的小孔沿中心轴O1O的方向进入到两块水平正对放置的平行极板PP'间的区域。当极板间不加偏转电压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的中心O点处,形成了一个亮点;加上偏转电压U后,亮点偏离到O'点,(O'与O点的竖直间距为d,水平间距可忽略不计。此时,在PP'间的区域,再加上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调节磁场的强弱,当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时,亮点重新回到O点。已知极板水平方向的长度为L1,极板间距为b,极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2(如图所示)。

      (1)求打在荧光屏O点的电子速度的大小。

      (2)推导出电子的比荷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J.J.汤姆孙1897年用阴极射线管测量了电子的比荷(电子电荷量与质量之比),其实验原理如图18-1-8所示.电子流平行于极板射入,极板P、P′间同时存在匀强电场K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B时,电子流不发生偏转;极板间只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时,电子流穿出平行板电容器时的偏向角θ= rad.已知极板长L=3.0×10-2m,电场强度大小为 E=1.5 ×104 V/m,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5.0 ×10-4 T.求电子比荷.

图18-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J.J.汤姆孙1897年用阴极射线管测量了电子的比荷(电子电荷量与质量之比),其实验原理如图18-1-8所示.电子流平行于极板射入,极板P、P′间同时存在匀强电场K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B时,电子流不发生偏转;极板间只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时,电子流穿出平行板电容器时的偏向角θ= rad.已知极板长L=3.0×10-2m,电场强度大小为 E=1.5 ×104 V/m,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5.0 ×10-4 T.求电子比荷.

18-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1897年J.J.汤姆孙用阴极射线管测量了电子的比荷(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其实验原理示意图如图8-3-22所示.电子流平行极板射入,极板P、P′间同时存在匀强电场E和匀强磁场B时,电子流不发生偏转;极板间只存在匀强磁场B时,电子流穿出磁场时的偏向角Δθ=8/110 rad.已知极板长度L=5 cm,电场强度E=15 000 V/m,磁感应强度B=0.55×10-3 T.

(1)求电子流初速度的大小;

(2)估算该实验中测得的电子比荷约为多大.

图8-3-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J.J.汤姆孙1897年用阴极射线管测量了电子的比荷(电子电荷量与质量之比),其实验原理如图所示。电子流平行于极板射入,极板PP′间同时存在匀强电场E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时,电子流不发生偏转;极板间只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时,电子流穿出平行板电容器时的偏向角。已知极板长度为L=3.0×10-2m,电场强度大小为E =1.5×104 V/m,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5.0×10-4T。求电子比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