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学者帕尔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 B.合成“影响物 不需要光 C.“影响物 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 D.单侧光使背光一侧“影响物 分布多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法国人劳伦特?菲舍尔在澳大利亚伯斯的冒险世界进行了超高空特技跳水表演,他从 30m 高的塔上竖直跳下并准确地落入水池中.已知水对他的阻力(包括浮力)是他所受重力的 3.5 倍,设他起跳速度为零,在空中下落的加速度为 8m/s2,g 取10m/s2.试问:需要准备一个至少多深的水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提出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汤姆逊提出原子的“蛋糕式”模型;玻尔在量子假说基础上,提出原子结构的玻尔模型;等等.从科学思维方法来说,他们都属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法国人劳伦特?菲舍尔在澳大利亚伯斯的冒险世界进行了超高空特技跳水表演,他从30m高的塔上由静止开始下跳准确地落入水池中,已知水对它的阻力(包括浮力)是他重力的3.5倍,他在空中时空气对它的阻力是他的重力的0.2倍.g取10m/s2.求:
(1)他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及刚好到达水面上的速度?
(2)需要为他准备一个至少多深的水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有以下说法:
A.原子核放出β粒子后,转变成的新核所对应的元素是原来的同位素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C.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D.玻尔在研究原子结构中引进了量子化的观念
E.氢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要放出光子
F.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越稳定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