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0-3 s.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Ⅰ.如图是在“探索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出的纸带,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
(1)所用电源为
交流电源
交流电源
(填“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
0.02S
0.02S

(2)判断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
相等时间内相邻位移之差相等
相等时间内相邻位移之差相等

(3)物体通过A计数点的速度vA=
0.80
0.80
m/s;
(4)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0.50m/s2
0.50m/s2
.(以上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Ⅱ.如图是“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器材如下:

待测电源
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V
量程0.6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
定值电阻R0(R0=1.50Ω)
滑动变阻器R1(0-10Ω)
滑动变阻器R2(0-200Ω)
开关S、导线若干
①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R1
R1
(填R1或 R2).
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实物图中完成连线.
③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出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待测电源内阻的表达式r=
U2-U1
I1-I2
-R0
U2-U1
I1-I2
-R0
.(用I1、I2、U1、U2和R0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1)在用游标为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某金属棒的直径时,示数如图1所示,读数为
2.98
2.98
cm.
(2)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
1.780
1.780
mm.

Ⅱ.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选定一条纸带如图3所示,已知交变电流的频率f=50Hz.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1.85cm,x2=3.04cm,x3=4.25cm,x4=5.48cm,x5=6.68cm,x6=7.90cm.
(1)在计时器打出计数点4时,小车的速度v4=
60.8
60.8
c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加速度a=
1.21
1.21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Ⅲ.现要描绘标有“4.0V,0.4A”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中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源:E1(电动势为2.0V,内阻为0.2Ω);E2(电动势为4.5V,内阻为0.02Ω)
电压表:V1(量程5V,内阻为5kΩ);V2(量程15V,内阻为15kΩ)
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约2Ω);A2(量程0.6A,内阻约0.3Ω)
滑动变阻器:R1(可调范围 0~10Ω,允许通过最大电流5A);R2(可调范围 0~5kΩ,允许通过最大电流0.1A)
导线,开关若干.
(1)为了调节方便,准确描绘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应该选用电源
E
 
2
E
 
2
,电压表
V
 
1
V
 
1
,电流表
A
 
2
A
 
2
,滑动变阻器
R
 
1
R
 
1
(填器材的符号).
(2)在满足(1)的情况下,画出实验中所需的电路原理图(标明所选仪器的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个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0.986
0.986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2.58
2.58
m/s2,AB的距离应为
5.99
5.99
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Ⅱ.用一测力计水平拉一端固定的弹簧,用来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k,测出的拉力F与弹簧长度L之间的数据关系如下表:
拉力F/N 1.10 1.50 2.00 3.00 3.50 3.80 4.00
弹簧长度L、cm 22.0 22.35 22.70 23.31 23.65 23.80 24.00
(1)在图中的坐标中作出此弹簧的F-L图象; 
(2)图象与L轴的交点表示
自然长度
自然长度
,其值为
21.4cm
21.4cm

(3)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约150N/m
约150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
Ⅰ.某同学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用一条橡皮筋时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实验中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B.橡皮筋恰好恢复原长
C.小车恰好运动到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超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Ⅱ.探究能力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同学通过设计实验探究绕轴转动而具有的转动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以圆形砂轮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转动动能与质量、半径、角速度的具体关系.砂轮由动力带动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ω,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用一把弹性尺子与砂轮接触使砂轮慢慢停下,设尺子与砂轮间的摩擦力大小恒为
10
π
牛(不计转轴与砂轮的摩擦),分别取不同质量、不同半径的砂轮,使其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转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1)由上述数据推导出转动动能Ek与质量m、角速度ω、半径r的关系式为
 
(比例系数用k表示).
(2)以上实验运用了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方法是
 

半径r/cm 质量m/kg 角速度ω(rad/s) 圈数 转动动能Ek/J
4 1 2 8
4 1 3 18
4 1 4 32
4 2 2 16
4 3 2 24
4 4 2 32
8 1 2 16
12 1 2 24
16 1 2 32
Ⅲ.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μ=
 

(3)如图3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玻璃棱镜ABCD可以看成是如图所示的ADE、ABE、BCD三个直角三棱镜组成,一束从面AD入射的光线在棱镜中的折射光线ab与AD面的夹角60°,已知光在真空的速度c=3×108m/s,玻璃的折射率n=1.5。求:

(1)这束入射光的入射角多大?(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2)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多大?

(3)该束光线第一次从CD面出射时的折射角以及此出射光线的偏向角(射出棱镜的的光线与射入棱镜的的光线之间的夹角)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