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选择题五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神舟”五号飞船完成了预定的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任务后返回舱开始从太空向地球表面按预定轨道返回,返回舱开始时通过自身制动发动机进行调控减速下降,穿越大气层后,在一定的高度打开阻力降落伞进一步减速下落,这一过程中若返回舱所受空气摩擦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空气阻力系数)为k,所受空气浮力恒定不变,且认为竖直降落.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返回舱的运动v-t图象如图中的AD曲线所示,图中AB是曲线在A点的切线,切线交于横轴一点B,其坐标为(8,0),CD是曲线AD的渐进线,假如返回舱总质量为M=400kg,g=10m/s2,求
(1)在初始时刻v=160m/s,此时它的加速度是多大?
(2)推证空气阻力系数k的表达式并计算其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活动中,如图1所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3所示,每个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精英家教网
(1)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
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F.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
(2)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结合纸带数据,选择从理论上看误差较小的方法计算瞬时速度.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从A点开始计时,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描在直角坐标系中,如图2所示,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υ)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
(4)根据画出的υ-t图线可得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是:
 

依据是:
 

(5)在实验中,甲同学选择用AD间的平均速度代替B点的瞬时速度,乙同学选用AC间的平均速度代替B点的瞬时速度,丙同学选用AB间的平均速度代替B点的瞬时速度,你认为三位同学中比较准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神舟五号”返回地球,穿越大气层后,在一定的高度打开阻力降落伞进一步减速下降,这一过程中若返回舱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设比例系数为k),所受空气浮力恒定不变,且认为返回舱竖直降落.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返回舱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中的AD曲线所示,图中AB是曲线在A点的切线,切线交于横轴上一点B,其坐标为(6,0),CD是曲线AD的渐近线,假如返回舱的总质量M=400kg,g取10
m/s2,试问:
(1)开始计时时返回舱的加速度多大?
(2)在这一阶段返回舱所受的浮力多大?(保留到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闸北区模拟)某同学做“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纸带.该同学在纸带上标了A、B、C、D、E五个计数点,且相邻的计数点之间都是五个计时间隔.经测量后得到各点之间的距离为AB=8.5厘米,AC=22厘米,AD=40.5厘米,AE=64厘米,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是50赫兹,可测得物体的加速度为
5
5
米/秒2,物体从开始运动到计时器打A点的时间是
0.12
0.12
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运动,用打点计时器打下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按打点时间先后顺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得到A、B、C、D、E 五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得B、C、D、E各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AB=7.60cm,AC=13.60cm,AD=18.00cm,AE=20.80cm.由此可知,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0.68
0.68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1.60
1.60
m/s2,加速度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
相反
相反
(填“相同”或“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