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是研究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动量守恒系统中物体的运动--所运用的.这些知识既是中学物理的重点.也是高考重点.应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高考视角 运动学在中学物理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内容包括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和振动.其中有恒力作用下的运动.也有变力作用下的运动.在考试中既有单独命题考查的.也有与其他知识相综合考查的.在运动学方面.主要考查对运动过程的分析能力. 在直线运动中.热点主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由于它是研究其他运动的基础.而且公式较多.考查的热点也正是对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如 等的应用.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它的运动时间由高度决定.也常作为考查的重点. 范例精析 例1.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3s进入一个水平面.再经6s停下.斜面与水平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不计.则小球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 ) A.1:1 B.1:2 C.1:3 D.2:1 思维过程 思路一:假设在小球上物体的加速度为a1.在水平面上小球的加速度为a2.小球在斜面由静止下滑.做匀加速运动到达交接处达到一定的速度.又匀减速到速度为0.有a1t1=a2t2.找出a1和a2的关系.代入.即可解得. 解析一:由斜面到底端有 ① 由交接处到静止(可假设物体由静止到交接处)有: ② 又有 a1t1=a2t2. ③ 由①②③得: 所以B选项正确. 思路二:小球从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运动到达交接处时速度达到最大v1.这一段的平均速度为 .后一段由速度最大达到零.平均速度也是 .由s=vt.即可求得. 解析二: . 所以.选项B正确. 误区点拨 本题条件较少.既不知斜面倾角.也不知各段的动摩擦因数.表面看来较为复杂.当然可以用假设参量来计算推导.但是用平均速度求解可以简化这个过程. 思维迁移 灵活运用 会使我们的解题迅速而又准确. 变式题: 如图1-56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滑下.然后沿水平面匀减速运动到C停止.已知AB长sl.BC长s2.小球从A经B到C共用时间为t.试分别求出小球在斜面上和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 例2.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l0m高的平台上向上跳起.举双臂直起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了0.45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 s.(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思维过程 思路:运动员跳起时.脚在下.手在上.落水时.手在下.脚在上.在空中做各种花样动作.并不影响整体下落的时间.运动员从离开平台到落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竖直上抛运动.另一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分别求出t1和t2.即为运动员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 解析:运动员跳起达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人从最高点下落至水面的高度是m.可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为 ∴t=t1+t2=0.3+1.4=1.7s. 误区点拨 学生对于质点的运动规律较为熟练.本题中运动员在空中要做各种花动作.显然不能看作一个质点.但仍要用质点的知识处理.如何转化为一个质点的问题.即使题中已作出提示.抽象为一个模型的能力也是本题的考查点. 思维迁移 高中物理研究的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规律.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是纷繁复杂的.但这些现象都可以看做或抽象成某种物理规律或几种规律的综合.学习中应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实践中总结规律.再用规律去解释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变式题: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224m水平飞行时.运动员离开飞机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后运动员以12.5m/s2的平均加速度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g取10m/s2).问: (1)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答案:8.6s. 例3.一艘小艇从河岸的A处出发渡河.小艇保持与河岸垂直方向行驶.经过10min到达正对岸下游120m的C处.如图所示.如果小艇保持原来的速度逆水斜向上游与河岸成α角方向行驶.则经过12.5min恰好到达正对岸的B处.求河的宽度. 思维过程 分析:设河宽为d.河水流速为v1.船速第一次为v2.第二次为v’2.(v2. v’2大小相同.方向不同)船两次运动速度合成如图所示.由题意有: d=v2·t1=v’2·sinα·t2 ① SBC=v1·t1 ② ③ 三式联立.代入数据可求得:河宽d=200m 误区点拨 本题是一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际问题.搞清哪个是合运动.哪个是分运动是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 思维迁移 对小船渡河的典型情况.要能熟练掌握并画出其运动合成的矢量图.并应用其思路解决类似问题. 变式题 1.一条宽为d的河流.河水流速为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问: (1)要使船划到对岸时的时间最短.船头应指向什么方向?最短时间为多少? (2)要使船划到对岸时的航程最短.船头应指向什么方向?最短航程是多少? 分析:船在河流中航行时.由于河水流动要带动船一起运动.船的实际运动是船在静水中的运动和船随水漂流的运动的合运动.所以.船的实际运动速度v是v2与v1的矢量和. (1)当船头垂直指向对岸时.船在静水中的航速v2垂直对岸.则船相对于水的分运动的位移最短.运动所需时间最短.如图所示. 最短时间 (2)当v2>v1时.船头斜向上游与岸夹角为θ.船速v可垂直河岸.此时航程最短为d.如图所示. .即船头指向斜上游.与岸夹角 . 当v2<v1时.用三角形法则分析.如图所示.当船速v的方向与圆相切时.v与岸的夹角α最大.航程最短.设航程最短为s.则由图可知 .所以 船头指向斜上游.与岸夹角 . 当v2=v1时.如图所示.θ越小α越大航程越短.由图可知 .而 .所以 .此时船头指向斜上游.与岸夹角为θ.航程 .θ越小航程越短.当θ=0时.s有最小值.等于d.但此时船速v=0.渡河已经没有实际意义.所以.s只能无限趋近于d.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
(1)若所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
0.02
s打一次点.
(2)根据打出的纸带,可以不利用公式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B
AB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3)该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C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停电后也可换用直流电做
C.释放小车时小车应紧靠打点计时器
D.计数点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选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该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
(1)若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_____s打一次点。
(2)根据打出的纸带,可以不用计算就能直接测得的物理量是
[     ]
A.时间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3)在做该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停电后也可换用直流电来做
C.释放小车时小车应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
D.计数点必须从纸带上打的第一个点开始选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该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停电后也可换用直流电做 

C.释放小车时小车应紧靠打点计时器  D.计数点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选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在用电火花计时器做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时,

(1)使用计时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D

A.应使用220V的交流电
B.使用时应当先放开小车,使其运动起来,再接通电源
C.也可以使用干电池为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
D.每打完一条纸带要及时切断计时器的电源
(2)实验中,取下一段如图1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2.0
2.0
m/s2,打计数点O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0.30
0.30
m/s(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的一端运动,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1所示,由此判断纸带运动情况是
D
D

A.先匀速后减速
B.先加速后匀速
C.先减速后加速
D.先加速后减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