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实验中.用220V.50Hz的电火花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O为重锤下落的起点.另选连续的3个点A.B.C作为测量点.各测量点到O点的长度已在图上标出.单位为 mm.重力加速度取9.8m/s2,若重锤质量为1kg.从开始下落算起.重锤由O运动到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J.动能的增加量为 J . (2)实验室有如下器材, 电流表A1.满偏电流约为500μA.内阻约600Ω; 电流表A2.量程为0-300μA.内电阻RA2= 1000Ω; 电流表A3.量程为0-1mA.内电阻RA3= 100Ω; 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13kΩ 定值电阻R0.阻值R0=1k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Ω.额定电流2A 电池:电动势3V.内阻不计 电键.导线若干, 要求设计一个电路能多测几组实验数据.比较精确地测出A1表的内阻rg和满偏电流Ig ① 在方框内画出测量所使用的电路图.并注明各元件符号. ② 应读取的物理量是 ③ 用这此物理量表示的A1表的满偏电流表达式Ig= ;A1表的内阻表达式rg=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6V、50Hz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无漏点的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重锤下落的起点,选取的计数点为A、B、C、D,各计数点到O点的长度已在图上标出,单位为毫米,重力加速度取10m/s2,若重锤质量为1k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
1.175
1.175
m/s,重锤的动能EKB=
0.690
0.690
J.
②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0.711
0.711
J.
③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从静止开始到打出B点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220V、50Hz的电火花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O为重锤下落的起点,另选连续的3个点A、B、C作为测量点,各测量点到O点的长度已在图上标出,单位为 mm,重力加速度取9.8m/s2,若重锤质量为1kg.从开始下落算起,重锤由O运动到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1.88
1.88
J,动能的增加量为
1.84
1.84
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6V、50Hz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  条无漏点的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重锤下落的起点,选取的计数点为A、B、C、D,(每两个点之间有一个计时点)各计数点到O点的长度已在图上标出,单位为mm,重力加速度取9.8m/s2,若重锤质量为1kg.

①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
1.2
1.2
m/s,重锤的动能EKB=
0.72
0.72
J.
②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0.72
0.72
J.
③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从静止开始到打出B点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
重物下落的机械能守恒
重物下落的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6V、50Hz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无漏点的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重锤下落的起点,选取的计数点为A、B、C、D,各计数点到O点的长度已在图上标出,单位为毫米,重力加速度取9.8m/s2,若重锤质量为1kg.

(1)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
1.175
1.175
m/s,重锤的动能EkB=
0.69
0.69
J.
(2)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0.69
0.69
J.
(3)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从静止开始到打出B点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
重锤从静止开始到打出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重锤从静止开始到打出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如果以
v2
2
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
v2
2
-h
图象应是什么形状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线的斜率表示什么?
表示重力加速度g
表示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6V、50Hz的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重锤下落的起点,每隔一个点选取一个计数点,分别记为A、B、C、D,各计数点到O点的长度已在图上标出,单位为毫米,重力加速度取10m/s2,若重锤质量为1kg.则:
①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
1.18
1.18
m/s,重锤增加的动能为
0.696
0.696
J.
②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0.705
0.705
J.( 注: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