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氯化氢 ②A C ③略 (2)加入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水洗涤 (3)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 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按下列程序进行实验:

指出Ⅰ、Ⅱ、Ⅲ处相应装置用到的合适仪器(填编号)

a.圆底烧瓶  b.集气瓶  c.滴定管  d.酒精灯  e.普通漏斗  f.烧杯  g.量筒  h.长颈漏斗  i.分液漏斗  j.铁架台  k.水槽  l. 锥?形瓶

I处____________,Ⅱ处____________,Ⅲ处____________。

(1)组装好气体发生装置后,按正确顺序写出制备氯化氢的主要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在Ⅲ处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在Ⅱ和Ⅲ处可观察到的现象:

Ⅱ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面所列的是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几种常见的玻璃仪器:

①温度计  ②容量瓶  ③滴定管  ④烧杯  ⑤圆底烧瓶  ⑥量筒  ⑦玻璃棒

(1)

在仪器上具体标明使用温度的是(不考虑温度计)________(填写编号);可作反应容器并可加热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2)

需要用到温度计的实验是________(填写编号)

①用乙醇制取乙烯  ②石油分馏  ③浓硫酸稀释  ④测定硝酸钾的溶解度

(3)

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其作用是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肯定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_。

A、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B、用适量的蔗糖、浓硫酸和水在小烧杯中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C、用普通漏斗组成的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实验

D、用浓氨水和浓盐酸进行氨和氯化氢反应的实验

E、用已知浓度的盐酸和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

F、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

G、将适量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氢氧化铁胶体

(4)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下列选项的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溴乙烷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探究一:该小组制备溴乙烷的步骤如下:

① 向装置图所示的U形管和大烧杯中加入冷水;

② 在小烧杯中按照一定比例配制乙醇、水、浓硫酸的混合液;

③ 向装置图所示的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研细的溴化钠粉末和少量碎瓷片;

④ 将冷却至室温的混合液转移到圆底烧瓶中,加热;

⑤ 制取溴乙烷。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向乙醇和水中缓缓加入浓硫酸时,小烧杯要置于冷水中冷却,除了避免硫酸小液滴飞溅外,更主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加热片刻后,烧瓶内的混合物出现橙红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用小火加热后,橙红色会逐渐消失,消失的原因是(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更好地控制反应温度,除用图示的小火加热,还可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

(4)步骤⑤反应结束后,将U形管中的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待液体分层后, 弃去____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液体。为了除去粗产品中的杂质,可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氢氧化钠稀溶液               B. 碳酸钠稀溶液

C. 硝酸银溶液                   D. 四氯化碳

探究二:学习小组在进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的反应实验中,观察到有气体生成。他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检验该气体,实验装置如图

 请回答:

(5)图1中,试管1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中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溴乙烷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探究一:该小组制备溴乙烷的步骤如下:

① 向装置图所示的U形管和大烧杯中加入冷水;

② 在小烧杯中按照一定比例配制乙醇、水、浓硫酸的混合液;

③ 向装置图所示的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研细的溴化钠粉末和少量碎瓷片;

④ 将冷却至室温的混合液转移到圆底烧瓶中,加热;

⑤ 制取溴乙烷。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向乙醇和水中缓缓加入浓硫酸时,小烧杯要置于冷水中冷却,除了避免硫酸小液滴飞溅外,更主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加热片刻后,烧瓶内的混合物出现橙红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用小火加热后,橙红色会逐渐消失,消失的原因是(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更好地控制反应温度,除用图示的小火加热,还可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

(4)步骤⑤反应结束后,将U形管中的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待液体分层后, 弃去____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液体。为了除去粗产品中的杂质,可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氢氧化钠稀溶液              B. 碳酸钠稀溶液

C. 硝酸银溶液                  D. 四氯化碳

探究二:学习小组在进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的反应实验中,观察到有气体生成。他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检验该气体,实验装置如图

 请回答:

(5)图1中,试管1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中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溴乙烷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探究一:该小组制备溴乙烷的步骤如下:
① 向装置图所示的U形管和大烧杯中加入冷水;
② 在小烧杯中按照一定比例配制乙醇、水、浓硫酸的混合液;
③ 向装置图所示的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研细的溴化钠粉末和少量碎瓷片;
④ 将冷却至室温的混合液转移到圆底烧瓶中,加热;
⑤ 制取溴乙烷。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向乙醇和水中缓缓加入浓硫酸时,小烧杯要置于冷水中冷却,除了避免硫酸小液滴飞溅外,更主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加热片刻后,烧瓶内的混合物出现橙红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用小火加热后,橙红色会逐渐消失,消失的原因是(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更好地控制反应温度,除用图示的小火加热,还可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
(4)步骤⑤反应结束后,将U形管中的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待液体分层后, 弃去____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液体。为了除去粗产品中的杂质,可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氢氧化钠稀溶液B.碳酸钠稀溶液
C.硝酸银溶液D.四氯化碳
探究二:学习小组在进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的反应实验中,观察到有气体生成。他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检验该气体,实验装置如图

请回答:
(5)图1中,试管1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中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