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预测 双基型 ★1.下面列举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A)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 (B)卢瑟福的原子结构学说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 (C)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方法给予证实 (D)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光现象 答案:C ★★2.关于原子核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原子核分解为粒子时放出的能量 (B)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需要供给的能量’ (C)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吸收的能最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放出的能量 (D)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成粒子时所吸收的能量 答案:D ★★3.平衡核反应方程,23592u+ →9038Sr+13654Xe+1010n,在核反应堆中石墨起的作用,镉棒 的作用. 答案:,使中子减速,吸收中子控制反应速度 横向型 ★★4.中子的质量为1.0087u,质子质量为1.0073u,氘核的质量为2.0136u.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为 J(计算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1u=1.7×1027kg). 答案: ★★★5.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有( ). (A)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增加 (B)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 (C)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增加 (D)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 答案:BC ★★★6.一个原子核X进行一次α衰变后成为原子核cdY,然后又进行一次口衰变,成为原子核fgZ:abX→cdY→fgZ,它们的质量数a.c.f及电荷数b.d.g之间应有的关系是( ) c=f b=g+1 答案:ABCD. ★★★7.放射性元素2411Na经过2h,只剩1/2的核没有衰变,再经过 h,将只剩下1/8的核没有衰变. 答案:4 横向型 ★★★8.23892U发生衰变后变成23490Th,把静止的23892U放在匀强磁场中,衰变后Th核的速度 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生成的α粒子动能为△E.[10] (1)写出衰变方程. (2)衰变后核的轨道半径与粒子的轨道半径之比是多少? (3)衰变过程中放出的能量多大? 答案:(1),(2)1:45(3) ★★★★9.已知氘核的质量为2.0136u,中子质量为1.0087u,氦3(32He)的质量为3.0150u. (1)写出两个氘核聚变生成氦3的方程 (2)求聚变放出的能量. (3)若两个氘核以相同的动能Ek=0.35MeV正碰,求碰撞后生成物的动能.[7] 答案:(1).中子,2.98MeV,氦核,0.99MeV, ★★★★10.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轨道半径为r1,求: (1)电子运动的动能. (2)电子绕核转动的频率. (3)电子绕核转动相当于环形电流的电流大小. 答案:(1).(2).(3) 阶梯训练 原子核式结构和玻尔模型 双基训练1.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粒子( ).[1]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 (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 (C)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 (D)绝大多数发生偏转,甚至被掸回 答案:C ★2.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可能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可能轨道的过程中( ).[1] (A)辐射光子,获得能量 (B)吸收光子,获得能量 (C)吸收光了,放出能量 (D)辐射光子,放出能量 答案:D ★3.在玻尔的原子模型中,比较氢原子所处的量子数n=1及n=2的两个状态,若用E 表示氢原子的能量,r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则( ).[1] (A)E2>E1,r2>r1 (B)E2>E1,r2<r1 (C)E2<E1,r2>r1 (D)E2<E1,r2<r1 答案:A ★★★4.如图所示,氢原子在下列各能级间跃迁:从n=5到n=3,(3)从n=4到n=2,在跃迁过程中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分别用λ1.λ2.λ3表示.波长λ1.λ2.λ3大小的顺序是( ).[2] (A)λ1<λ2<λ3 (B)λ1<λ3<λ2 (C)λ3<λ2<λ1 (D)λ3<λ1<λ2 答案:B ★★★5.氢原子基态能级为-13.6eV,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它们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可以是( ).[2] 1.89eV 12.09eV 答案:BCD ★★★6.在玻尔的氢原子模型中,电子的第1条可能轨道的半径为r1,则第2条可能轨道的半径r2= .电子在这第2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动能Ek= .已知基本电荷为e,静电力恒量为k.[1.5] 答案: ★★★7.用某一频率的电磁波照射氢原子,使它从基态跃到量子数n=3的激发态,该电磁 波在真空中波长等于多少微米(已知基态能级E1=-13.6eV)?[3] 答案:0.102μm 纵向应用 ★★8.当α粒子被重核散射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中不可能存在的是.[1] 答案:BC ★★★9.在α粒子穿过金箔发生大角度散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 (A)α粒子-直受到金原子核的斥力作用 (B)α粒子的动能不断减小 (C)α粒子的电势能不断增加 (D)α粒子发生散射,是与电子碰撞的结果 答案:A ★★★10.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A.B.C分别表示电子在三种不同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其中( )[2] (A)频率最大的是B (B)波长最长的是C (C)频率最大的是A (D)波长最长的是B 答案:AB ★★★11.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射的光线为(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0?盐城三模)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面的U型金属导轨abcd,电阻不计,导轨间距L=1.0m,左端接有电阻R=2Ω.金属杆PQ的质量m=0.2Kg,电阻r=1Ω,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μ=0.2,滑动时保持与导轨垂直.在水平面上建立x0y坐标系,x≥0的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磁场,磁感应强度仅随横坐标x变化.金属杆受水平恒力F=2.4N的作用,从坐标原点开始以初速度v0=1.0m/s向右作匀加速运动,经t1=0.4s到达x1=0.8m处,g取10m/s2
求:
(1)磁感应强度与横坐标x应满足的关系;
(2)金属杆运动到x1处,PQ两点间的电势差;
(3)金属杆从开始运动到B=
3
2
T处的过程中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6分)卡文迪什利用如图所示的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了引力常量G。

(1)(多选题)为了测量石英丝极微的扭转角,该实验装置中采取使“微小量放大”的主要措施

(A)减小石英丝的直径

(B)增大T型架横梁的长度

(C)利用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

(D)增大刻度尺与平面镜的距离

(2)已知T型架水平横梁长度为1,质量分别为m的球,位于同一水平面,当横梁处于力矩平衡状态,测得m、连线长度r,且与水平横梁垂直;同时测得石英丝的扭转角度为,由此得到扭转力矩kk为扭转系数且已知),则引力常量的表达式G=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6分)卡文迪什利用如图所示的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了引力常量G。

(1)(多选题)为了测量石英丝极微的扭转角,该实验装置中采取使“微小量放大”的主要措施

(A)减小石英丝的直径

(B)增大T型架横梁的长度

(C)利用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

(D)增大刻度尺与平面镜的距离

(2)已知T型架水平横梁长度为1,质量分别为m的球,位于同一水平面,当横梁处于力矩平衡状态,测得m、连线长度r,且与水平横梁垂直;同时测得石英丝的扭转角度为,由此得到扭转力矩kk为扭转系数且已知),则引力常量的表达式G=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6分)卡文迪什利用如图所示的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了引力常量G。

(1)(多选题)为了测量石英丝极微的扭转角,该实验装置中采取使“微小量放大”的主要措施

(A)减小石英丝的直径

(B)增大T型架横梁的长度

(C)利用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

(D)增大刻度尺与平面镜的距离

(2)已知T型架水平横梁长度为1,质量分别为m、的球,位于同一水平面,当横梁处于力矩平衡状态,测得m、连线长度r,且与水平横梁垂直;同时测得石英丝的扭转角度为,由此得到扭转力矩k(k为扭转系数且已知),则引力常量的表达式G=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6分)卡文迪什利用如图所示的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了引力常量G。

(1)(多选题)为了测量石英丝极微的扭转角,该实验装置中采取使“微小量放大”的主要措施

A.减小石英丝的直径
B.增大T型架横梁的长度
C.利用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
D.增大刻度尺与平面镜的距离
(2)已知T型架水平横梁长度为1,质量分别为m的球,位于同一水平面,当横梁处于力矩平衡状态,测得m、连线长度r,且与水平横梁垂直;同时测得石英丝的扭转角度为,由此得到扭转力矩kk为扭转系数且已知),则引力常量的表达式G=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