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起反应的是 A.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 B.Na2SO4溶液与Cu(OH)2 C.Na2O与H2O D.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本题为选做题.包括A、B两题.选学《化学与生活》模块的考生答A题.选学《有 机化学基础》模块的考生答B题.每位考生只可选做1题.若两题都作答.则以A题计分.
A.《化学与生活》
(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a)食盐  (b)食醋  (c)苹果汁  (d)葡萄糖  (e)青霉素,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富含维生素C的是
c
c
;可直接进入血液补充能量的是
d
d
;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的是
e
e
;即可作为调味剂,又可预防感冒的是
b
b
;食用过多会引起血压升高、肾脏受损的
a
a

(2)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①空气质量报告的各项指标可以反映出各地空气的质量.下列气体已纳入我国空气质量报告的是
C
C
 (填字母).
a.CO2    b.N2    c.NO2
②垃圾应分类收集.导致“白色污染”的生活垃圾应放置于贴有
a
a
 (填字母)标志的垃圾筒内.

③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下列废水处理的方法合理的是
a
a
 (填字母).
a.用中和法除去废水中的酸
b.用混凝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c.用氯气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
(3)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请填写下列空格.
①生活中的陶瓷、水泥和
玻璃
玻璃
属于传统无机硅酸盐材料,其中生产不需要用石灰石作原料的是
陶瓷
陶瓷

②在原子反应堆中得以广泛应用的钠钾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说明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
(填“高”或“低”).
③下列对金属制品采取的防护方法不正确的是
C
C
(填序号).
A.在电线的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      B.在自行车钢圈上镀上一层金属铬
C.在海轮的铁制外壳上焊上铜块
(4)某肉制品包装上印有相关配料:精选瘦肉、食盐、亚硝酸钠、苯甲酸钠.其中属于调味剂的是
食盐
食盐
,属于发色剂的是
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
,属于防腐剂的是
苯甲酸钠
苯甲酸钠

B.《有机化学基础》(我校学生统一不选做)
(1)(3分)根据结构对有机物进行分类,有助于对其性质的掌握.
①下列有机物属于芳香烃的是
c
c
 (填字母).

②下列有机物属于酚类的是
a
a
 (填字母).

③下列有机物属于糖类的是
b
b
 (填字母).
a.油脂    b.纤维素    c.蛋白质
(2)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为:
①X的核磁共振氢谱图(H核磁共振谱图)上有
1
1
个吸收峰.
②X的一种同分异构体Y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Y的结构简式:
CH3-CH2-CHO
CH3-CH2-CHO

③X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z的结构简式为H2C═CHCH2OH,请写出Z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C═CHCH2OH+Br2=H2CBrCHBrCH2OH
H2C═CHCH2OH+Br2=H2CBrCHBrCH2OH

(3)2010年上海世博会充分体现了绿色生活理念,节能环保材料在园区内随处可见.如一次性餐盒是由一种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制得.其结构简式如下:
①该高分子材料是由一种单体通过
缩聚
缩聚
  反应(填反应类型)制备而成,其单体的结构简式为

②若两分子的该单体发生反应,既可能得到环状化合物M,也可能得到链状化合物N.其结构简式如下:

请用两种方法鉴别M和N.方法一:
取两种产物分别加入Na2CO3溶液.有气体生成的是N,无气体生成的是M
取两种产物分别加入Na2CO3溶液.有气体生成的是N,无气体生成的是M
;方法二:
取两种产物分别做核磁共振氢谱(1H核磁共振),谱图上出现2组峰的是M,出现6组峰的是N
取两种产物分别做核磁共振氢谱(1H核磁共振),谱图上出现2组峰的是M,出现6组峰的是N

查看答案和解析>>

 “低碳循环”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而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所以“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

(1)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如下氧化法提纯,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 C+ ___ KMnO4+ ____ H2SO4→____CO2↑+ ____MnSO4 + ____K2SO4+ ____H2

(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 (g)+CO2 (g) 。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的真空容器(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中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时间/min

NO

N2

CO2

0

1.00

0

0

10

0.58

0.21

0.21

20

0.40

0.30

0.30

30

0.40

0.30

0.30

40

0.32

0.34

0.17

50

0.32

0.34

0.17

①0min~10min以v(CO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 2v(NO)()= v(N2)()

C.容器内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如图表示CO 2的逆反应速率[v­(CO 2­)]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请在图中画出在30min改变上述条件时在40min 时刻再次达平衡的变化曲线。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   ΔH = -1275.6 kJ/mol   K1

② 2CO (g)+ O2(g) = 2CO2(g)   ΔH = -566.0 kJ/mol    K2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成最简整数的形式),并用K1和K2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4)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5)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L,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lg1×10-3=3。右图为,H2CO3在通入HCl或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平衡时溶液中三种成分的pC—pH图。由图可知:若往碳酸钠溶液加入盐酸至pH约为      时有CO2气体放出 , 若往0.001mol/L通入HCl至图中A点(为两曲线的交点,纵坐标约为3.3)时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从大到小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唐山三模)(1)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6种溶液的pH如下表:
序号 a b c d e f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C6H5Na
pH 8.8 9.7 11.6 10.3 11.1 11.3
①上述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H+能力最弱的为
CH3COO-
CH3COO-
,d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ClO-+H2O?HClO+OH-
ClO-+H2O?HClO+OH-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结合表中数据分析,与0.1mol/L的CH3OON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填字母代号)
BE
BE

A.pH=8.8的NaOH溶液
B.pH=5.2的NH4Cl溶液
C.pH=5.2的盐酸
D.0.1mol/L的NaCN溶液
E.pH=8.8的Na2CO3溶液
F.0.1mol/L的CH3COONH4溶液
③将浓度均为0.1mol/L的b、c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Cl-)>c(H+)>c(NH4+)>c(OH-
c(Cl-)>c(H+)>c(NH4+)>c(OH-

④100℃时纯水中c(H+)=10-6mol/L,在此温度下某浓度的e溶液的pH=n,则c(H+)+c(HCN)
10n-12
10n-12
mol/L.
(2)已知2CH3OH(g)?CH3OCH3(g)+H2O(g)△H=-25KJ/mol,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K=
c(CH3OCH3)?c(H2O)
c2(CH3OH)
K=
c(CH3OCH3)?c(H2O)
c2(CH3OH)

若某温度下K=400,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t时刻,各组分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O3CH3 H2O
浓度/mol/L 0.8 1.24 1.24
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D
 (填字母代号).
A.增大压强,可以提高CH3OH的转化率
B.平衡时再向容器中加入CH3OCH3和水蒸气各1mol,平衡不移动
C.平衡后升高温度,K>400
D.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不变
②达平衡时体系总能量减少
31
31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