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下列离子中.电子数>质子数且质子数>中子数的是 A D3O+ B Li+ C OD- D OH-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甲是一元强碱,其阴、阳离子所含电子总数相等.在溶液中能发生下列反应:
甲+乙数学公式丙+丁+水.请填写下列空白.  
Ⅰ.若丙是NH3
(1)甲与乙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820℃时,一定量NH3和O2反应生成NO和H2O,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K=______(填表达式).若该反应消耗0.20mol NH3,放出热量45.3kJ,结合如图所示能量关系,写出N2与O2反应生成N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Ⅱ.若乙是由元素X组成的单质,丙、丁都是正盐,且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丙中所含阴离子为X2-,X2-的结构示意图为
(3)丙溶液中,c (OH-)______c (HX-)(填“>”、“<”或“=”);丁的化学式为______.
(4)元素Y与X同主族且位置相邻,H2X(g)、H2Y(g)各1mol发生分解反应(产物除氢气外,另一种物质的状态相同)的反应热分别为+20.6kJ?mol-1、-29.7kJ?mol-1.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有Xn+、Ym+、Zp-3种短周期元素的离子,它们各自带有的电荷数p<n<m=3,且Zp-的电子层数比xn+、Ym+多1,比较X,Y,Z及其化合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
    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中,Y(OH)m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其碱性比X(OH)n弱,其酸性也比Z的最高价含氧酸弱
  2. B.
    原子半径Z>X>Y
  3. C.
    单质的熔点依Z,Y,X递增
  4. 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X,Y,Z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与氢气可化合生成气体G,其水溶液pH>7;Y的单质是一种黄色晶体;R基态原子3d轨道的电子数是4s轨道电子数的3倍。Y、Z分别与钠元素可形成化合物Q和J, J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I;Z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G反应生成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固体的晶体类型是            

     (2)Y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G分子中X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3)L的悬浊液中加入Q的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其原因是           

     (4)R的一种含氧酸根RO42-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

①A与D同主族,A形成的氢化物分子M与D形成的氢化物分子N都含有18个电子;

②一定条件下,A、D分别和B形成的化合物X和Y具有相同的摩尔质量,且焰色反应均呈黄色;

③A和C形成的化合物Z可形成原子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Z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按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化合物Y的水溶液pH>7,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4)在M的溶液中通入N,可发生反应生成D的单质和A的另一种氢化物,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
①A与D同主族,A形成的氢化物分子M与D形成的氢化物分子N都含有18个电子;
②一定条件下,A、D分别和B形成的化合物X和Y具有相同的摩尔质量,且焰色反应均呈黄色;
③A和C形成的化合物Z可形成原子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Z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按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化合物Y的水溶液pH>7,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4)在M的溶液中通入N,可发生反应生成D的单质和A的另一种氢化物,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