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调查人数 | 患病人数 | 患病时间 | ||||||||||||||||||||||||||||||||||||
春季 | 夏季 | 秋季 | 冬季 | |||||||||||||||||||||||||||||||||||
男生 | 52 | 16 | 8 | 1 | 2 | 5 | ||||||||||||||||||||||||||||||||
女生 | 48 | 14 | 5 | 2 | 1 | 6 | ||||||||||||||||||||||||||||||||
总人数 | 100 | 30 | 13 | 3 | 3 | 11请回答下列问题: (l)该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研究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季节的关系. 研究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季节的关系. .(2)上述调查是通过 抽样 抽样 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的.(3)去年春季,该校九年级男生中流感的发病率为 50% 50% (4)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去年该校九年级学生流感发病有何规律? 春、冬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 春、冬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 .(5)流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
2010年5月,杭州某中学九(1)班的学生开展了一项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本校九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l)该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调查是通过__________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的。 (3)去年春季,该校九年级男生中流感的发病率为___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去年该校九年级学生流感发病有何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流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5月,杭州某中学九(1)班的学生开展了一项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本校九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 (2)上述调查是通过_________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的。 (3)去年春季,该校九年级男生中流感的发病率为___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去年该校九年级学生流感发病有何规律? _________。 (5)流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中华骨髓库的正式名称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它的前身是1992年建立的中国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供者资料检索库。1996年9月,26岁的上海志愿者孙伟,为浙江杭州一位11岁的白血病患者捐献了50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非血缘关系骨髓捐献者。 2001年12月,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志愿捐献者的组织动员、为患者检索配型等相关服务。志愿捐献者需在红十字会抽取6~8毫升血液,经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检验后,把资料录入中华骨髓库计算机数据库中。在有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时,中华骨髓库的专家会查询计算机数据库中的资料,如果有志愿捐献者能够与患者配型,就会通知他(她)采集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骨髓中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是所有血液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白血病的骨髓移植治疗法,就是将捐献者提供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白血病患者的体内,代替患者原来的病态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成败的关键是HLA配型问题,常见的HLA分型在约400人中就可以找到相同者,少见的HLA分型可能要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群中去寻找。不同人种的HLA分型差异很大,因此虽然欧美有1 000万人的志愿捐献者资料库,但对中国人并不适用。 由于中国大陆骨髓库的建设起步较晚,多年以来,大陆白血病患者需要到台湾去寻找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台湾佛教界知名人士证严法师1999年创建的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拥有28万多名志愿捐献者,至今已为大陆同胞提供了400多例造血干细胞。 中华骨髓库主任洪俊岭表示,5年来,中华骨髓库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入库志愿捐献者HLA分型数据达40万份,有430多人为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其中11人为美国、新加坡及香港的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洪俊岭表示,中国有近100万需要移植造血干细胞拯救生命的患者,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万人左右,目前40万份的库容量只有50%的检索相合率,很多患者还得不到救助。中华骨髓库已经制定2006年至2010年发展规划,计划到2010年建成拥有100万有效数据的数据库,为海内外华人患者服务。 作为中学生,了解了中华骨髓库之后,你将怎样参与这项公益事业呢? 同步练习册答案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联系qq:3310059649。 ICP备案序号: 沪ICP备07509807号-10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08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