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在适宜温度下,会产生CO2的试管有( )
①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②葡萄糖+线粒体
③丙酮酸+线粒体 ④葡萄糖+细胞质基质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09重庆市十二校联考)请回答下列I、II题:
I.(12分)将一盆栽植物从茎基部剪为冠部和根部两段。将其冠部插入充满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水银的容器中。不久,水银柱上升,如图(一)所示;在其根部上端则套上一个弯曲的玻璃管,管内装有水和水银。不久,玻璃管内水分增加,水银柱上升,如图(二)所示。
(1)将装置(一)放置在暗室中一段时间,待水银柱高度保持稳定后,再开灯给予冠部较强光照。这时,叶绿体内C3含量将 。叶片气孔会张大,水银柱的高度将 。
(2)直接促使装置(二)水分上升的生理活动主要是 作用。对装置(二)的根部施浇100 mL具一定浓度的NH4NO3溶液,水银柱的高度下降0.5 mm后就停止了一下降。此时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变 。接着再次对装置(二)根部施浇100 mL上述溶液,水银柱的高度将出现一段时间的持续 。
(3)若用某一浓度的蔗糖液浸泡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有轻微的质壁分离。那么用同样的蔗糖液浸泡该植物的根毛细胞,根毛细胞将表现出( )
A.严重质壁分离 B.轻微质壁分离
C.不会质壁分离 D.吸水胀大
II (10分)人在生病发烧时,常会发生食欲下降的现象。某同学猜测这可能与消化酶的活性减弱有关。生物小组欲以淀粉酶来设计实验,对这一猜测加以探究。现请你完善实验步骤,并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供选材料
浓度适宜的α―淀粉酶溶液,浓度适宜的胰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液(pH适宜),班氏糖定性试剂,恒温水浴箱两只(温度可调控),试管,烧杯,清水,酒精灯等。
实验原理提示
班氏糖定性试剂遇还原糖产生砖红色沉淀,其颜色的深浅与还原糖的量成正比。
实验步骤
(1)取甲、乙两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适量、等量的可溶性淀粉液。
(2)将甲、乙两试管的下端同时插入不同的恒温水浴箱中。甲试管保持的温度设定为40℃,乙试管保持的温度设定为 ℃,维持10min。
(3)同时向甲、乙试管分别加入等量 的溶液,振荡后继续保温10min。
(4)同时对两试管加入等量的班氏糖定性试剂,摇匀并 ,然后观察比较两试管的颜色变化。
实验预期和结论
(1)若 ,说明人生病发烧会减弱消化酶的活性。
(2)若 ,说明人生病发烧不会减弱消化酶的活性。
光合作用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机物生产工程,关系到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质量,自然成为现代生物学关注、着力研究的重要领域。
(1)为了研究某植物的光合作用,某同学供给用细胞磨碎后,按如图所示逐级分离并装管,然后供给用14C标记的CO2并进行光照。在A~D的4支试管中,能进行光反应的是 管,能检测到含14C有机物的是 管。
(2)对于农田中的作物来说,一天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而CO2浓度的影响却微弱得多,这是因为 。
(3)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一个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变化,在封闭但可以透光的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2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测量,测量结果记录于下表:
密闭小室CO2浓度(单位:mg/L)
记录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甲种植物叶片 | 150 | 113 | 83 | 58 | 50 | 48 | 48 | 8 | 48 | 48 |
乙种植物叶片 | 150 | 110 | 75 | 50 | 35 | 18 | 8 | 8 | 8 | 8 |
根据表中记录到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表中可以看出密闭小室中CO2浓度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原因是 。
②从记录的结果看,当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了,并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其原因是 。
③如果将大小、长势相似的甲种植物和乙种植物培养在同一个密闭的钟罩内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 种植物先逐渐衰弱,最后死亡。
(4)如甲图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该图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只收和释放的情况绘制的),乙图中细胞代谢情况与甲图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是 。
(5)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的场所有 。
(6)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C和30°C。甲图是在恒温25°C时的测定值,若将温度调节到30°C,图甲曲线中a点将向 移动,b点将向 移动。
(每空1分,共10分)
光合作用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机物生产工程,关系到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质量,自然
成为现代生物学关注、着力研究的重要领域。
(1)为了研究某植物的光合作用,某同学供给用细胞磨碎后,按如图所示逐级分离并装管,然后供给用14C标记的CO2并进行光照。在A~D的4支试管中,能进行光反应的是 管,能检测到含14C有机物的是 管。
(2)对于农田中的作物来说,一天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而CO2浓度的影响却微弱得多,这是因为 。
(3)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一个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变化,在封闭但可以透光的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2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测量,测量结果记录于下表:
密闭小室CO2浓度(单位:mg/L)
记录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甲种植物叶片 | 150 | 113 | 83 | 58 | 50 | 48 | 48 | 8 | 48 | 48 |
乙种植物叶片 | 150 | 110 | 75 | 50 | 35 | 18 | 8 | 8 | 8 | 8 |
根据表中记录到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表中可以看出密闭小室中CO2浓度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原因是 。
②从记录的结果看,当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了,并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其原因是 。
③如果将大小、长势相似的甲种植物和乙种植物培养在同一个密闭的钟罩内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 种植物先逐渐衰弱,最后死亡。
(4)如甲图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该图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只收和释放的情况绘制的),乙图中细胞代谢情况与甲图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是 。
(5)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的场所有 。
(6)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C和30°C。甲图是在恒温25°C时的测定值,若将温度调节到30°C,图甲曲线中a点将向 移动,b点将向 移动。
(每空1分,共10分)
光合作用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机物生产工程,关系到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质量,自然
成为现代生物学关注、着力研究的重要领域。
(1)为了研究某植物的光合作用,某同学供给用细胞磨碎后,按如图所示逐级分离并装管,然后供给用14C标记的CO2并进行光照。在A~D的4支试管中,能进行光反应的是 管,能检测到含14C有机物的是 管。
(2)对于农田中的作物来说,一天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而CO2浓度的影响却微弱得多,这是因为 。
(3)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一个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变化,在封闭但可以透光的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2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测量,测量结果记录于下表:
密闭小室CO2浓度(单位:mg/L)
记录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甲种植物叶片 | 150 | 113 | 83 | 58 | 50 | 48 | 48 | 8 | 48 | 48 |
乙种植物叶片 | 150 | 110 | 75 | 50 | 35 | 18 | 8 | 8 | 8 | 8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