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对样品做了核苷酸组成分析.以下能证明该样品是单链DNA的数据是: A.38%A. 12%C. 12%G.38%U B.22%A. 32%C. 17%G.29%U C.22%A. 32%C. 17%G.29%T D.38%A. 12%C. 12%G.38%T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8广东三校期末联考)如果有人给你一种单链DNA的样品,你不相信,于是你对样品做了核苷酸组成分析,以下能证明你的样品是单链DNA的数据是:

    A.38%A,  12%C,  12%G,38%U

    B.22%A,  32%C,  17%G,29%U

    C.22%A,  32%C,  17%G,29%T

    D.38%A,  12%C,  12%G,38%T

查看答案和解析>>

(08安庆一中三模)(20分)Ⅰ:DNA探针技术是以人工合成的具有放射性的DNA片段为探针,运用分子杂交原理,检测目的基因的一种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1)DNA探针的制备方法是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人工合成相应的特异DNA片段。

(2)β0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症,患者由于β―珠蛋白基因部分缺失,不能产生β―珠蛋白而在幼年夭折。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曾生育过患该贫血症的女儿,患儿于出生后一年死亡。妻子现在又怀孕,为慎重起见,医生对她的胎儿进行了产前诊断。

①取正常人的体细胞DNA,并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后,与β―珠蛋白基因的探针杂交,经分析得到含44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

②取丈夫的体细胞DNA,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后,与β―珠蛋白基因的探针杂交,经分析得到含4400个碱基对和含3700个碱基对的两种DNA片段。

由上述步骤可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同时取妻子的体细胞DNA做同样的检测,结果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当两对处于不同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决定同一性状时,产生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孟德尔9∶3∶3∶1的比率被修饰成多种变化的情况。如在三叶型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研究表明,该性状由两对基因(H和h,D和d)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科学家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A. 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氰化物是经过下列系列化途径产生的:


B.当两个不含氰的品种进行杂交时,F1却全部含氰(有剧毒),F2出现含氰和不含氰两种表现型。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A项研究图解分析可知,具有产氰特性三叶草的基因型为             ,其理由是                

(2)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解释B项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疗是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方法之一,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表格中给出的是一个典型的化疗过程,每3周给药1次(表中说明所示),表中记录了化疗过程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数量变化。

时间/d

第1天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第28天

第35天

第42天

第49天

单位体积正常细胞数量

1000

400

680

800

320

520

620

300

单位体积癌细胞数量

1000

300

420

700

180

210

280

80

给药情况

给药

 

 

给药

 

 

给药

 

请分析回答:

(1)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___期。化疗可以采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扰DNA复制以及________________合成。

(2)据表格回答化疗过程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数量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将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在培养液中若要估测癌细胞的数量,可以通过与红细胞数目对比的方法。将待测样品与等体积的已知含量为a的红细胞混匀,涂布在载玻片上,经处理后观察,在显微镜下随机选若干个视野进行计数,并计算平均数,若癌细胞平均数量为b,红细胞平均数量为c,则待测样品中癌细胞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

(4)化疗过程中的给药剂量加大或给药周期缩短,癌细胞都会得到更有效的控制。为什么临床上并不这样做?

(5)人们正在研究用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免疫,与化疗相比较这种疗法的原理及其优越性是________________。

(6)某科研单位研制了一种新药X,为了验证此药物对某种癌症有较好的疗效,将癌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A、B两组。A组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组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洗去培养液,对两组细胞做相应的处理,分别检测两组细胞的放射性强度。如果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   ____________,则说明此药物的疗效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疗是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方法之一,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表格中给出的是一个典型的化疗过程,每3周给药1次(表中说明所示),表中记录了化疗过程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数量变化。

时间/d

第1天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第28天

第35天

第42天

第49天

单位体积正常细胞数量

1000

400

680

800

320

520

620

300

单位体积癌细胞数量

1000

300

420

700

180

210

280

80

给药情况

给药

 

 

给药

 

 

给药

 

请分析回答:

(1)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___期。化疗可以采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扰DNA复制以及________________合成。

(2)据表格回答化疗过程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数量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将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在培养液中若要估测癌细胞的数量,可以通过与红细胞数目对比的方法。将待测样品与等体积的已知含量为a的红细胞混匀,涂布在载玻片上,经处理后观察,在显微镜下随机选若干个视野进行计数,并计算平均数,若癌细胞平均数量为b,红细胞平均数量为c,则待测样品中癌细胞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

(4)化疗过程中的给药剂量加大或给药周期缩短,癌细胞都会得到更有效的控制。为什么临床上并不这样做?

(5)人们正在研究用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免疫,与化疗相比较这种疗法的原理及其优越性是________________。

(6)某科研单位研制了一种新药X,为了验证此药物对某种癌症有较好的疗效,将癌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A、B两组。A组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组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洗去培养液,对两组细胞做相应的处理,分别检测两组细胞的放射性强度。如果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此药物的疗效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