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真核生物的内共生起源假说认为:大约在15亿年以前,一些大型的具有吞噬能力的原始真核细胞,先后吞并了几种原核生物(例如细菌和蓝藻),由于后者没有被分解消化,它们从寄生逐渐过渡到共生,成为宿主细胞里面的细胞器。例如被吞噬的好氧细菌成为了线粒体,而被吞噬的蓝藻成为了叶绿体。
材料二:分子马达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利用化学能进行做功的纳米系统。天然的分子马达在生物体内参与了胞质运输、DNA复制、细胞分裂、肌肉收缩等一系列重要的生命活动。
材料三: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下图Ⅰ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而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下图Ⅱ、Ⅲ所示。
(1)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两层膜,根据内共生假说可推知其外膜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内膜的组成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膜相似。
(2)以下研究支持内共生假说的有________。
A.对玉米叶绿体rRNA的研究发现,其与细菌的RNA相似而与玉米细胞质中的不同
B.叶绿体中许多代谢途径与蓝藻中的相似而与细胞质中的不同
C.线粒体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
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DNA,能自我复制
(3)一般来说生物体内分子马达直接的动力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中,可以被称为分子马达的有____________。
A.DNA解旋酶 B.肌动蛋白 C.胃蛋白酶 D.Na+载体
(5)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
(6)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分裂周期的间期,属于__________抑制剂。化疗还常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其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直接干扰RNA的合成,属于______________抑制剂。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指出:线粒体、叶绿体分别起源于一种原始的好氧细菌和蓝藻类原核细胞,它们最早被原始的真核细胞吞噬进细胞内而未被消化,与宿主进行长期的共生而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细胞器。现有的人们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认识理论是否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为什么?
(2)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产生基因突变,导致脂酶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已将控制脂酶合成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它导入细菌体内,并与细菌内的DNA分子结合起来。经过这样处理的细菌能分裂繁殖。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
①人工诱变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能提高__________,通过人工选择获得________。
②酷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基因控制脂酶合成要经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过程。
③通过生物工程产生的细菌,其后代同样能分泌脂酶,这是由于________。
④请你具体说出一项上述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究竟是怎样的?细胞中的生物膜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无数科学家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究。以下是对细胞膜研究中的几个片段,请回答问题:
(1)1895年,一位科学家通过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引起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表明了_____________的存在,接着,这位科学家又发现脂溶性物质比水更容易进入细胞,而提出该结构必定含_____________。
(2)科学家于1972年提出了生物膜流体镶嵌模型,使人们对细胞膜结构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人们发现构成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___不仅是可以运动的,其比例、分布等也变化多样,许多生物膜还含具有识别功能的_________________。因此,科学研究表明,细胞膜具有多样性、不对称性和_________________性等结构特点。
(3)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细胞的三大系统之一。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主要指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膜系统。
(4)提取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中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____________。
(5)大气中O2要在人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是( )
A.22层 B.18层 C.11层 D.10层
(7)某科学家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可选取人体的下列______(填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作为获取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A.成熟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