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0℃。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是用盐过少。在实验室或工厂化生产泡菜时,还要跟踪检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 。?
(2)菜坛为什么要密封?若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
。
(3)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4)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 。?
(5)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如何变化?菜坛内有机物的种类如何变化??
。
(6)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1?
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D.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
(7)若要获得大量乳酸菌菌种,应选用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应有 、 、 、
和 五大营养,同时还需适宜的条件,主要有 、 。
(共25分)以下是关于细胞增殖的四个问题。请分别据图回答:
(1)图甲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
①此图所示为 细胞有丝分裂 期,细胞内共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②此细胞的前一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分布方式 。
③此细胞的后一个时期细胞内共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④图中1指 ,2指 ,3指 。
(2)图乙为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示意图。
①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出有丝分裂细胞各时期的顺序 。
②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图甲所在细胞分裂过程与图乙过程相比,基本相似,但也有不同。用简要文字指出图甲所在细胞分裂中A时期和D时期不同于图乙中相应的A时期和D时期的主要特点。
①A时期: (2分)。
②D时期: (2分)。
(4)请仔细观察图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丙所示是某动物细胞的细胞分裂,其中A图处于_______ _分裂________ _时期。B图处于_______ 分裂________ 时期。
②图丙中的A图所示的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图丙中的B图所示的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③图丙中的A图所示细胞代表的动物体体细胞内有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图丙中的B图所示细胞代表的动物体体细胞内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
②若要生产转基因抗病水稻,可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再转入水稻细胞中。
③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
④基因工程中,外源基因可以从基因库中直接获取。
⑤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⑥可以利用基因工程培育生物的新物种。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请回答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问题:
(l)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 |
①激素A的名称是 。
②外界寒冷时,人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 ,这是由于激素A和B的含量增加所致。
![]() |
(2)下图为人体血糖来源和去向图示,胰岛素促进图中 (填编号)过程。
(3)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局部区域的神经元结构联系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①甲图中b表示的结构是 。
②乙图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刺激②点,能发生兴奋的有 。
(4)①右图所示细胞是由 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②以下免疫细胞中能识别抗原的一组细胞是( )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浆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⑥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的两例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分析:
(1)该小组同学利用本校连续4年来全校3262名学生的体检结果对全体学生进行某遗传病发病率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调查对象 表现型 | 2004届 | 2005届 | 2006届 | 2007届 | |||||
男生 | 女生 | 男生 | 女生 | 男生 | 女生 | 男生 | 女生 | ||
遗传病 | 正常 | 404 | 398 | 524 | 432 | 436 | 328 | 402 | 298 |
患病 | 8 | 0 | 13 | 1 | 6 | 0 | 12 | 0 |
该组同学分析上表数据,得出该病遗传具有 特点。并计算出调查群体中该病发病率为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该遗传病可能是 (常、X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病。
(2)同时该小组同学针对遗传性斑秃(早秃)开展了调查,他们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人类遗传性斑秃(早秃),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一般从35岁开始以头顶为中心脱发。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属从性遗传。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表现型都与性别有密切关系,但是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遗方式,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X或Y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该小组针对遗传性斑秃(早秃)开展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 家庭数 | 类型 | 子女情况 | ||||
父亲 | 母亲 | 男性正常 | 女性正常 | 男性早秃 | 女性早秃 | ||
1 | 5 | 早秃 | 正常 | 1 | 2 | 2 | 1 |
2 | 2 | 正常 | 早秃 | 0 | 1 | 2 | 0 |
3 | 15 | 正常 | 正常 | 8 | 9 | 3 | 0 |
4 | 1 | 早秃 | 早秃 | 0 | 1 | 1 | 0 |
请回答 (相关基因用B、b表示) :
①第 组家庭的调查数据说明早秃不符合一般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②请简要说出早秃患者多数为男性的原因
。
③第4组家庭女儿和儿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
(3)上图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 。
(4)①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
。
②为避免生出葛莱弗德氏综合征患者,该母亲怀孕后应及时接受产前检查。检查方法是抽取羊水获得胎儿细胞,运用 技术大量扩增细胞,用 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制作 进行观察。
(5)右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家系图。
①为研究发病机理,通常采用PCR技术获得大量致病基因,该技术成功的关键是要有 酶。
②正常女性人群中该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0000,7号与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