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1由活细胞产生的 2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3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4酶只能起催化作用 5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酶是固醇类 6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7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A. 125 B. 237 C. 134 D. 456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1年8月9日,意大利和丹麦科学家发表文章称,他们在地中海海底探寻未知生物时发现,在无氧和高盐度的海底沉积物中,生活着3种属于铠甲动物门(Loricifera)的多细胞动物。这些动物只有1毫米长,在被发现时保持着活跃的新陈代谢。下列关于这些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这些动物是由细胞组成的,它们能进行有丝分裂

B. 它们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细胞内缺少线粒体

C. 这些生物的细胞内一定可以产生酶和ATP

D. 这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年11月17日举行的某中学第37届运动会。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校医对运动员们进行了甲、乙、丙三项生理指标的测量,实际测得的三项生理指标平均值如下表所示。请对以下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进食后(小时)

0.5

1

1.5

2

2.5

血糖浓度(mg/dL)

120

120

110

90

95

测量时间

6时

9时

12时

15时

18时

体温(℃)

36.7

36.8

37

37.1

36.9

测试物

胃液

唾液

血液

肠液

胰液

PH

0.9~1.5

6.8

7.4

7.7

8.0

(1)进食1~2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说明血糖主要用于                 后,多余的血糖就转变成                储存起来。

(2)进食1~1.5小时之间血糖浓度已经开始下降,所以在1.5小时前                   激素就已发挥作用。

(3)乙项反映的是由         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体温平衡调节,该调节属于            调节方式。

(4)根据丙项中胃液、唾液及胰液PH数据,结合胃液、唾液及胰液中相关酶的活性问题分析, 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5)某运动员在参加中长跑的过程中,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此时下列叙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B.肌糖元水解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

C.内环境PH失衡,酶促反应加快  D.血浆渗透压升高,产生渴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年11月17日举行的某中学第37届运动会。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校医对运动员们进行了甲、乙、丙三项生理指标的测量,实际测得的三项生理指标平均值如下表所示。请对以下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进食后(小时)

0.5

1

1.5

2

2.5

血糖浓度(mg/dL)

120

120

110

90

95

测量时间

6时

9时

12时

15时

18时

体温(℃)

36.7

36.8

37

37.1

36.9

测试物

胃液

唾液

血液

肠液

胰液

PH

0.9~1.5

6.8

7.4

7.7

8.0

(1)进食1~2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说明血糖主要用于                 后,多余的血糖就转变成                储存起来。

(2)进食1~1.5小时之间血糖浓度已经开始下降,所以在1.5小时前                   激素就已发挥作用。

(3)乙项反映的是由         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体温平衡调节,该调节属于            调节方式。

(4)根据丙项中胃液、唾液及胰液PH数据,结合胃液、唾液及胰液中相关酶的活性问题分析, 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5)某运动员在参加中长跑的过程中,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此时下列叙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B.肌糖元水解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

C.内环境PH失衡,酶促反应加快  D.血浆渗透压升高,产生渴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年4月底,“甲型H1Nl流感”突然在全世界各个地方出现,法新社称之为“杀手”,路透社称它“前所未有的危险”,美联社称其为“致命的怪病”,世界卫生组织称,猪流感疫情已构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甲型H1Nl病毒是一种RNA病毒,那么H1Nl中的H和N又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它们是一些物质的缩写:H是血凝素Hemagglutinin的缩写,而N是神经氨酸酶Neyramidinase的缩写。这两种物质在病毒入侵细胞以及传播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血凝素H是病毒入侵的“开路先锋”,它能和细胞膜上的蛋白结合,在细胞膜上打开一个通道,使得病毒能进入细胞。这样病毒就能在细胞里胡作非为,利用细胞的物质进行自我复制,制造出一群新的病毒。
当新病毒要钻出宿主细胞的时候,进入细胞的“功臣”H却偏偏还要和宿主的细胞膜“纠缠不清”,这时候就需要依靠神经氨酸酶N来解决问题了。N就像一把刀,通过“水解”的方式切断病毒和宿主细胞膜的最后联系,使病毒脱离寄主细胞,再次去寻找感染下一个目标了。通常用以治疗流感的两种药物“达菲”胶囊和喷雾式药剂“乐感清”(Relenza),其作用原理就是不让这把“刀”起作用,使新的病毒无法脱离宿主细胞,从而抑制病情。
依据H和N的化学排列的不同,病毒也就有所不同,人们也就在字母后面标出数字来区分它们,其中H有15个类型,N有9个类型。病毒的种类虽然多,但也有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之分。在我们已经发现的流感病毒里,原本只有H5和H7是高致病性的,其他则没有那么危险。但这次发现的甲型H1Nl病毒性流感却具有强致病性。
材料分析

(1)有关病毒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
B.病毒的衣壳具有保护病毒核酸,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等功能
C.所有的病毒的核衣壳由蛋白质组成
D.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2)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又可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下面的陈述中能够高度概括出蛋白质功能的是
A.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物质
B.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
C.收缩、运输、免疫等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D.调节细胞和生物体代谢的重要物质

(3)蛋白质经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A.多种氨基酸B.各种分子量不等的多肽
C.H2O、CO2和尿素D.以上均不是

(4)根据科学观察分析,受到甲型H1Nl病毒的感染后,有的人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却获得了对小儿麻痹症的抵抗力,这种免疫是
A.非特异性自然免疫B.非特异性人工免疫
C.特异性自然免疫D.特异性人工免疫

(5)根据现在的研究,没有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会直接引起人类的流感暴发。但从进化的角度看,人类流感与原先在动物中传播的病毒有关。很可能是在历史上人在驯养猪、鸡的过程中,由于接触,猪流感的某些病株发生了变异,获得对人的致病性。变异形成的原因是____。而甲型H1Nl流感病毒是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病毒自然状况下杂合形成的,这种变异形成的原因是____。

(6)构成甲型H1Nl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含氮碱基有那几种?(分别写出名称和英文缩写)。

(7)之所以称甲型H1Nl流感病毒为生物病毒是因为
A.它有细胞结构B.它能繁殖C.它能新陈代谢D.它有应激性

(8)关于甲型H1Nl流感病毒增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合成一种蛋白质
B.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C.病毒繁殖时以核衣壳为单位
D.在普通的培养基上能培养病毒

(9)甲型H1Nl流感病毒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的原因主要是
A.无核膜结构B.无完整酶系C.对外界抵抗力弱D.不能产生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1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抗体;图2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请回答:

 

(1)该细胞为               细胞,它是由                         分化而来的。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抗体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抗体的分泌过程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有间接联系,并以[  ]          的形式转变的。

(3)HIV最初侵入人体的时期,其表面的衣壳可以作为       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接下来体液中的抗体将多数病毒消灭(A阶段)。少数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潜伏(B阶段),潜伏期结束,大量繁殖,攻击人体的          ,使其大量死亡,从而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C阶段)。

(4)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本身缺乏繁殖所需的原料、能量和酶,将病毒置于细胞外,该病毒不能繁殖

B.与HIV携带者握手、共餐、使用了其用过的被褥一般不会感染HIV

C.HIV感染人体细胞时,只有RNA进入人体细胞

D.注射艾滋病疫苗后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