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京京同学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进行了研究. (1) 根据右图中的实验现象判断.稀盐酸里的A.B. C.D四种金属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 后面的金属是 . (2) 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乙表面析出红色固体.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甲.乙.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3) 查阅资料:金属在活动性顺序里的位置越后.其化合物越不稳定.所以它的氧化物越容易被还原.在下列① ②中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③ 中写出还原金屑氧化物的方法. (4) 查阅资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Cu + 8HN03 (稀)===3Cu(NO3)2 + 2NO↑ + 4H20 在3.84 g Cu中加入100 g稀HNO3溶液.如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生成NO的质量和反应前稀H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为探究 Na、Mg、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2将一小段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水沸腾,冷却后,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3将一小段镁带投入稀盐酸中;
4将一小片铝投入稀盐酸中.
实验现象 ①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的气体
②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断游动,小球渐小最终消失,溶液变红
③反应不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红色
(1)请在下表中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序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实验现象
 
 
 
 
(2)请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结论是:
 

(4)请你补充该小组同学用原子结构理论对上述实验结论的解释: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逐渐
 
,失电子能力逐渐
 
,因此
 
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A: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蔬菜),盖上玻璃片;
实验B: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蔬菜),通入一定量的乙烯;
实验C: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蔬菜),瓶底放少量KMnO4固体,盖上玻璃片.
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预期实验结果:水果成熟的先后顺序是
BAC
BAC
(用序号填写)
(2)解释你的预期结果的原因
乙烯可以做水果催熟剂,而高锰酸钾固体能和乙烯反应,因此B中水果最先熟,而C中水果最后熟.
乙烯可以做水果催熟剂,而高锰酸钾固体能和乙烯反应,因此B中水果最先熟,而C中水果最后熟.

为探究 Na、Mg、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2将一小段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水沸腾,冷却后,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3将一小段镁带投入稀盐酸中;
4将一小片铝投入稀盐酸中.
实验现象 A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的气体
B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断游动,小球渐小最终消失,溶液变红
C反应不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D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红色
(1)请在下表中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序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实验现象
B
B
D
D
A
A
C
C
(2)请写出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2Na+2H2O=2Na++2OH-+H2
2Na+2H2O=2Na++2OH-+H2

(3)请你补充该小组同学用原子结构理论对上述实验结论的解释: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
减小
减小
,失电子能力逐渐
减弱
减弱
,因此
金属
金属
性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探究 Na、Mg、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1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2将一小段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水沸腾,冷却后,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3将一小段镁带投入稀盐酸中.
4将一小片铝投入稀盐酸中.
(1)他们记录的实验现象有:①有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的气体.
②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断游动,小球渐小最终消失,溶液变红.
③反应不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红色.
与实验相对应的实验现象序号顺序为
 

(2)实验结论是
 

(3)请你补充该小组同学用原子结构理论对上述实验结论的解释: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逐渐
 
,失电子能力逐渐
 
,因此
 
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为探究Na、Mg、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他们记录的实验现象有:

实验

现象

①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的气体。

②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断游动,小球渐小最终消失,溶液变红。

③反应不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红色。

请帮助该小组同学补充下列实验报告中的内容。

(1)在下表中填写与实验相对应的实验现象序号:

实验

1

2

3

4

实验现象

 

 

 

 

(2)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子结构理论对上述实验结论进行解释: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_,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_,因此_________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为探究Na、Mg、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他们记录的实验现象有:

实验

现象

①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的气体。

②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断游动,小球渐小最终消失,溶液变红。

③反应不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红色。

请帮助该小组同学补充下列实验报告中的内容。

(1)在下表中填写与实验相对应的实验现象序号:

实验

1

2

3

4

实验现象

 

 

 

 

(2)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子结构理论对上述实验结论进行解释: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_,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_,因此_________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