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C有大量的放射性,则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用__________(填“32P”或“35S”)标记的_________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没有进入到大肠杆菌内部。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
(4)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只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I和II),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预计第III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5分)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C有大量的放射性,则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用__________(填“32P”或“35S”)标记的_________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没有进入到大肠杆菌内部。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
(4)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只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I和II),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预计第III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大肠杆菌 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正确填写出顺序编号)。
(2)下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 ,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能否含有32P? 。
(3)如果让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 )。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 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
B.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没有被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 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是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增殖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
D. 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含有32P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C有大量的放射性,则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用__________(填“32P”或“35S”)标记的_________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没有进入到大肠杆菌内部。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
(4)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只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I和II),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预计第III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