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果蝇的染色体组如下图所示。如果Ⅳ号染色体多一条(这样的个体称为Ⅳ一三体)或少一条(Ⅳ一单体)均能正常生活,而且可以繁殖后代。三体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并正常分离,另1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变异类型分析,单体果蝇的形成属于???????????? 。
(2)Ⅳ一三体雄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可产生???????????? 种精子,次级精母细胞中含Y染色体的数目是???????????? 。
(3)野生型果蝇(EE)经基因突变可形成无眼果蝇(ee),该等位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据此回答以下问题(注:实验中的亲本无眼果蝇染色体组成均正常)。
①基因E和e的根本区别是???????????? 。
②将无眼果蝇与野生型Ⅳ一单体果蝇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③将无眼果蝇与野生型Ⅳ一三体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三体等于???????????? 。
(4)白眼雌果蝇(XwXw)和红眼雄果蝇(XWY)交配,在无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子一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请回答:
①子一代中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 。
(提示:果蝇的性别是由X染色体的条数所决定的,只有两条X染色体才能产生足够的雌性化学信号。)
②子一代出现的红眼雄果蝇是亲本中????? (填“雌”或“雄”)果蝇在减数第______次分裂异常所致。
(5)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一个自然繁殖的纯合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
①若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卷刚毛性状最可能来自???????? 。
②将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l全部直刚毛,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l:l,据此现象请提出一种合理的???????????? 。
(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共8分)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种动物,可以产生下图中各种基因型的子细胞。请回答:
(1)在动物的___________(器官)或 (器官)中,可能同时找到AaBb、AB、Ab、aB和ab五种基因型的细胞。
(2)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现象是(要求写4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过程①产生的AB、Ab、aB和ab 4种基因型的细胞,在没有交叉互换、基因突变等发生时,至少需要________个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③和④代表的变异分别是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10分) 癌症又称为恶性肿瘤,是在各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生长与增殖的调控发生严重紊乱的结果。阅读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从膀胱癌细胞中分离导致细胞癌变的ras基因,将其与正常细胞相应的DNA片段比较,癌变的ras基因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变化,使原癌基因控制编码第12个氨基酸的密码子GCC(甘氨酸)变成了GUC(缬氨酸)。这种突变的ras肿瘤蛋白,能持续促进细胞增殖。
资料二:基因拷贝数的增加叫做基因扩增。细胞中c—myc基因编码的c—myc蛋白具有开启调节细胞周期的基因转录的功能。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c—myc基因的扩增, 合成了过多的c—myc蛋白,这样将使调节细胞周期的基因持续转录,导致细胞快速增殖。
资料三:Burld淋巴瘤细胞中,c-myc基因位于8号染色体上,当其易位到14号染色体特定位点时,其转录活性增加了5—10倍,基因表达产物过量,使淋巴细胞发生癌变。
(1)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是细胞内的 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它成为具有 特性的细胞。癌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是 。
(2)资料一中,膀胱癌细胞中激活的ras基因与正常基因比较,发生突变的碱基对是
→ 。(用碱基符号表示)
(3)以资料二中c—myc基因为例.说明基因表达的过程。
(4)有人认为原癌基因突变是引发癌变的唯一途径。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举例)说明
理由。
(22分)分析回答下面Ⅰ、Ⅱ两题:
Ⅰ.某同学做了一个用以测定光照强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关系的实验。将若干小球藻、水草及小鱼各一份(完全相同)放入甲、乙两个等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对乙缸进行遮光处理。实验处在一定适宜温度的暗室中,并从距玻璃缸0.3m处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分别给予光照1h。期间用仪器记录了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浓度单位是g/m3),结果如下表。
| 15W | 20W | 25W | 30W | 35W | 40W | 45W |
甲缸 | -6 | -4 | -2 | 0 | +2 | +5 | +10 |
乙缸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从某种微生物种群中分离出5种单基因突变体(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需的物质G,在合成G的途径中,A.、B、C、D、E都是必须的并按一定先后顺序出现的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G的具体顺序。通过向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添加这几种物质,再检测它们对各种突变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
突变体类 型 向培养基中添加的物质
A. B C D E G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注:“+”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类型5的基因突变使其丧失合成物质A.的能力
B、类型5的基因突变使其丧失合成物质B的能力
C、类型2的基因突变使其丧失合成物质C的能力
D、类型2的基因突变使其丧失合成物质D的能力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