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图所示装置中.烧瓶中充满了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震荡烧瓶.然后打开弹 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a b A NO2 水 B CO2 4mol/LNaOH溶液 C Cl2 饱和NaCl溶液 D NH3 1mol/L盐酸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测定乙醇分子结构是经典的定量实验之一,反应原理为乙醇+钠(足量)→乙醇钠+氢气。选用如下图所示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

1

2

3

4

每个橡皮塞上都打了两个孔

5

6

7

每个橡皮塞上都打了两个孔

(1)气体发生器置于左侧,气体向右方流动,所用仪器与导管依次连接序号为:6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

(2)进行实验时的操作如下(每项进行一次)

①从分液漏斗中逐滴把无水酒精加入烧瓶中,并控制反应速率,酒精加完后再关闭活塞

②在广口瓶中注入适量的水

③待烧瓶冷却至室温后对量筒读数

④把定量的V mL酒精无损的倒入分液漏斗中

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⑥预先将钠块在二甲苯中熔化成小钠珠,冷却后倒入烧瓶中,塞紧橡皮塞

⑦估计反应接近完成,用酒精灯对烧瓶微热,使反应完成,再撤掉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序号为____________。

(3)将小钠块制成小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此实验的数据视作标准状况下的数据,无水乙醇的密度为ρ g·cm-3,V mL乙醇完全反应后,量筒内的液面读数为m mL,则乙醇分子中能被取代的氢原子数是____________。

(5)某学生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有:①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②实验开始前准确确定乙醇的量;③钠足量;④广口瓶中必须充满水;⑤氢气体积的测算方法正确、数值准确。其中必要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数时,量筒内的液面高于广口瓶中的液面会使测得结果____________(偏低、偏高、不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测定乙醇分子结构是经典的定量实验之一,反应原理为乙醇+钠(足量)→乙醇钠+氢气。选用如下图所示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

1

2

3

4

每个橡皮塞上都打了两个孔

5

6

7

每个橡皮塞上都打了两个孔

(1)气体发生器置于左侧,气体向右方流动,所用仪器与导管依次连接序号为:6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

(2)进行实验时的操作如下(每项进行一次)

①从分液漏斗中逐滴把无水酒精加入烧瓶中,并控制反应速率,酒精加完后再关闭活塞

②在广口瓶中注入适量的水

③待烧瓶冷却至室温后对量筒读数

④把定量的V mL酒精无损的倒入分液漏斗中

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⑥预先将钠块在二甲苯中熔化成小钠珠,冷却后倒入烧瓶中,塞紧橡皮塞

⑦估计反应接近完成,用酒精灯对烧瓶微热,使反应完成,再撤掉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序号为____________。

(3)将小钠块制成小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此实验的数据视作标准状况下的数据,无水乙醇的密度为ρ g·cm-3,V mL乙醇完全反应后,量筒内的液面读数为m mL,则乙醇分子中能被取代的氢原子数是____________。

(5)某学生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有:①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②实验开始前准确确定乙醇的量;③钠足量;④广口瓶中必须充满水;⑤氢气体积的测算方法正确、数值准确。其中必要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数时,量筒内的液面高于广口瓶中的液面会使测得结果____________(偏低、偏高、不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上图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用字母回答)……………………( 

A. HClH2O                B. O2H2O

C. NH3H2O               D. CO2NaOH溶液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①在图中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最有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A. Cu与稀硫酸               B. NaHCO3NaOH溶液

C. CaCO3与稀硫酸             D. NH4HCO3与稀盐酸

②在图中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A. 食盐      B. 硝酸钾        C. 浓硫酸        D. 硫酸铜

③比较两种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左图是上部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上图是下部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

3)自然界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和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 (填左图或右图)装置的原理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上图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用字母回答)……………………( 

A. HClH2O                B. O2H2O

C. NH3H2O               D. CO2NaOH溶液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①在图中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最有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A. Cu与稀硫酸               B. NaHCO3NaOH溶液

C. CaCO3与稀硫酸             D. NH4HCO3与稀盐酸

②在图中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A. 食盐      B. 硝酸钾        C. 浓硫酸        D. 硫酸铜

③比较两种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左图是上部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上图是下部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

3)自然界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和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 (填左图或右图)装置的原理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氨气的制法进行了如下设计:

(1)下面是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几种方案:

A.硝酸铵固体与氢氧化钠固体共热

B.加热分解NH4Cl晶体

C.将浓氨水逐滴加到新制的生石灰中

你认为其中较为简便易行的方案有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上图的仪器中选择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要求仪器少、合理)__________(写编号)。

(2)该小组需收集干燥后的氨气:

①如选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则气体应由导管口_______(填“X”或“Y”)导入(集气瓶不能颠倒)。

②若用排液集气法收集氨气,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填字母)

A.H2O               B.浓H2SO4                C.CCl4               D.NaCl饱和溶液

(3)用图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原烧瓶中氨气是充满的,进行喷泉实验后,烧瓶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假定在标准状况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