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下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该化合物是由 个氨基酸失去 个水分子而形成.此化合物准确称为 .鉴定该物质常用的化学试剂是 . (2)图中④的名称是 .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 .在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 (5)该化合物共含有氨基 个,羧基 个.如果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8.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 . (6)该化合物由 种氨基酸构成的.氨基酸的R基编号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6分)
I(16分)用某种大小相似的农作物绿色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请回答问题:
(1)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请根据表中所测数据情况计算出27℃光合作用实际合成有机物的量        mg/h,在相同光照强度下,温度从27℃升到30℃的过程中,净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是                               。可能影响的外界因素有          等。
(2)有人认为在相同日温(较适宜)下,夜温低于0℃或高于20℃时,绿叶蔬菜的产量都不理想。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日温在29℃夜温控制在多少度范围时,人工大棚中种植绿叶蔬菜,收获的绿叶蔬菜产量较高(怎样控制温度不作要求)。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实验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种的、枝叶数量、大小、重量和健康状况等相同(或相近)的绿叶蔬菜幼苗若干,均分5组;
第二步:将5组绿叶蔬菜幼苗种植在相同土质中,日温控制在29℃,夜温分别控制在                          ,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水肥管理等条件完全相同;
第三步:                                                          。(3分)
③结果分析:                                                       。(3分)
II、(10分)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1)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           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分析A→D和C→E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                             
(3)若乙图表示的是生产者且在t1时固定的太阳能为4000KJ,则最终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能量       KJ。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请对草原的合理放牧提出建议:                       
(4)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右图中补充完整甲图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模型图。(补充必要的箭头、方框内填写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6分)

I(16分)用某种大小相似的农作物绿色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请回答问题:

(1)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请根据表中所测数据情况计算出27℃光合作用实际合成有机物的量         mg/h, 在相同光照强度下,温度从27℃升到30℃的过程中,净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是                                。可能影响的外界因素有           等。

(2)有人认为在相同日温(较适宜)下,夜温低于0℃或高于20℃时,绿叶蔬菜的产量都不理想。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日温在29℃夜温控制在多少度范围时,人工大棚中种植绿叶蔬菜,收获的绿叶蔬菜产量较高(怎样控制温度不作要求)。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实验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种的、枝叶数量、大小、重量和健康状况等相同(或相近)的绿叶蔬菜幼苗若干,均分5组;

第二步:将5组绿叶蔬菜幼苗种植在相同土质中,日温控制在29℃,夜温分别控制在                           ,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水肥管理等条件完全相同;

第三步:                                                           。(3分)

③结果分析:                                                        。(3分)

II、(10分)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1)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            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分析A→D和C→E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                             

(3)若乙图表示的是生产者且在t1时固定的太阳能为4000KJ,则最终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能量        KJ。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请对草原的合理放牧提出建议:                       

(4)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右图中补充完整甲图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模型图。(补充必要的箭头、方框内填写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6分)

I用某种大小相似的农作物绿色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请回答问题:

 (1)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请根据表中所测数据情况计算出27℃光合作用实际合成有机物的量         mg/h, 在相同光照强度下,温度从27℃升到30℃的过程中,净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是                                。可能影响的外界因素有           等。

(2)有人认为在相同日温(较适宜)下,夜温低于0℃或高于20℃时,绿叶蔬菜的产量都不理想。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日温在29℃夜温控制在多少度范围时,人工大棚中种植绿叶蔬菜,收获的绿叶蔬菜产量较高(怎样控制温度不作要求)。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实验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种的、枝叶数量、大小、重量和健康状况等相同(或相近)的绿叶蔬菜幼苗若干,均分5组;

第二步:将5组绿叶蔬菜幼苗种植在相同土质中,日温控制在29℃,夜温分别控制在                           ,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水肥管理等条件完全相同;

第三步:                                                          

③结果分析:                                                       

II、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1)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            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分析A→D和C→E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                             

(3)若乙图表示的是生产者且在t1时固定的太阳能为4000KJ,则最终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能量        KJ。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请对草原的合理放牧提出建议:                       

(4)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右图中补充完整甲图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模型图。(补充必要的箭头、方框内填写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6分)

I(16分)用某种大小相似的农作物绿色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请回答问题:

(1)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请根据表中所测数据情况计算出27℃光合作用实际合成有机物的量         mg/h, 在相同光照强度下,温度从27℃升到30℃的过程中,净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是                                。可能影响的外界因素有           等。

(2)有人认为在相同日温(较适宜)下,夜温低于0℃或高于20℃时,绿叶蔬菜的产量都不理想。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日温在29℃夜温控制在多少度范围时,人工大棚中种植绿叶蔬菜,收获的绿叶蔬菜产量较高(怎样控制温度不作要求)。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实验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种的、枝叶数量、大小、重量和健康状况等相同(或相近)的绿叶蔬菜幼苗若干,均分5组;

第二步:将5组绿叶蔬菜幼苗种植在相同土质中,日温控制在29℃,夜温分别控制在                           ,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水肥管理等条件完全相同;

第三步:                                                          

③结果分析:                                                       

II、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1)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            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分析A→D和C→E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                             

(3)若乙图表示的是生产者且在t1时固定的太阳能为4000KJ,则最终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能量        KJ。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请对草原的合理放牧提出建议:                       

(4)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右图中补充完整甲图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模型图。(补充必要的箭头、方框内填写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大题有两小题,共26分)
Ⅰ.(14分)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据图回答:

(1)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填图中数字),过程④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物质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3)假如将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突然移到黑暗处,则在短时间内物质f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_。
(4)研究还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同一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分组
测量指标   
培养液中X的浓度/mol·m3
5×105
5×104
5×103
叶片中X的浓度/nmol·g1(鲜重)
2.47
2.97
9.28
叶片的气孔导度/mol·m2·s1
0.54
0.43
0.27
①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二处并加以修正。
a.                                                                        
b.                                                                      
②若表中数据为方案完善后得到的结果,那么可推测,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培养液中X的浓度增大,叶片蒸腾作用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2分)青蛙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下面是对青蛙的有关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探究雌激素能否促进雌性成蛙排卵,做了如下实验:
取发育状况相同的雌性幼蛙20只,分成甲、乙两组。把两组幼蛙放在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分开培养,每天同一时间饲喂:甲组饲喂用适量雌激素制剂拌匀的饲料,乙组饲喂等量的普通饲料;直至幼蛙发育为成蛙,提供成蛙繁殖所需的所有条件(包括雄性成蛙),观察并记录排卵量,分别计算两组排卵量的平均值。
①本实验中       是实验组。
②本实验有多个变量,其中,            是自变量,“培养环境、饲喂时间、饲料用量”是                  
③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a                                ,说明雌激素能促进雌性成蛙排卵;b……;c……。(只要求完成对a内容的填空)
(2)新华社2010年3月1日电:瑞典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高浓度的雌激素污染物会使雄性青蛙变性。研究人员认为:造成雄性青蛙变性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雌激素污染物使青蛙的性染色体组成由      变成XX;其二,受雌激素污染严重的环境使青蛙的性别表现型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                  共同作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