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某学生为了探究酵母菌两种细胞呼吸方式的热量释放情况.设计了下列对照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有关内容: (1)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中热量释放情况. (2)实验原理:细胞的不同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多少不同.但每种方式所释放的能量中都有一部分以 形式散失.从而导致细胞周围的环境温度 . (3)材料:新鲜的酵母菌.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液体石蜡油.蒸馏水.保温瓶.温度计.棉花. (4)实验步骤: ①将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加热后冷却备用, ②取3只保温瓶.编号为A.B.C.并将C瓶设计为对照. ③在3只保温瓶中分别加入等量 . ④A瓶中再加入 .B瓶中再加入 .C瓶中再加入 . ⑤3个保温瓶中均放入温度计.用棉花轻轻塞上瓶口.并保证保温瓶通气. ⑥24小时后观察并记录3个保温瓶中温度的变化. (5)预测实验结果及分析: (6)实验步骤①中.将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加热的目的 . 四川南充高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1)

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  ]

A.

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B.

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C.

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D.

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2)

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________的量。

(3)

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控制温度,不可直接加热。对于在90℃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得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________。

(5)

请写出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的如下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 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试回答:

①为了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应设计一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

②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___。如果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有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_________。

③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应作两处调整,分别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某人利用小球藻为实验材料做了下列两个实验,最初时各个试管中小球藻的量相同,请回答:

(1)实验一:小球藻在适宜条件下繁殖很快,在相同培养液中,装置(a)和(b)分别培养小球藻(抽去空气),将两个装置都同时放在阳光下。

①写出此时A瓶中酵母菌主要的细胞呼吸方式的反应式________

实验中B试管的小球藻能一直存活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2)实验二: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以控制CO2的供应,密闭容器周围有固定的充足且适宜的光源。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发现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 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________,该实验中是通过控制________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在该实验中,如果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其改变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

Ⅱ.温度对于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很大,为了研究A、B两种植物对高温的反应,科学家用不同的温度处理这些植物的叶片,然后测定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以及叶片的离子渗漏。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注:对照实验在30℃时进行,每项温度处理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均与30℃时的数据比较所得的百分率表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A、B两种植物而言,植物________可能生活在热带地区。对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而言,________过程对高温更敏感。

(2)试分析高温抑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原因:(要求答对两点)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Ⅰ.某人利用小球藻为实验材料做了下列两个实验,最初时各个试管中小球藻的量相同,请回答:

           实验一                                   实验二
(1)实验一:小球藻在适宜条件下繁殖很快,在相同培养液中,装置(a)和(b)分别培养小球藻(抽去空气),将两个装置都同时放在阳光下。
①写出此时A瓶中酵母菌主要的细胞呼吸方式的反应式                            
实验中B试管的小球藻能一直存活吗?         ,为什么                      
(2)实验二: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以控制CO2的供应,密闭容器周围有固定的充足且适宜的光源。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发现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                  ,该实验中是通过控制                 来探究 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在该实验中,如果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其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Ⅱ.温度对于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很大,为了研究A、B两种植物对高温的反应,科学家用不同的温度处理这些植物的叶片,然后测定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以及叶片的离子渗漏。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注:对照实验在30℃时进行,每项温度处理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均与30℃时的数据比较所得的百分率表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对A、B两种植物而言,植物            可能生活在热带地区。对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而言,              过程对高温更敏感。
⑵试分析高温抑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原因:(要求答对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Ⅰ.某人利用小球藻为实验材料做了下列两个实验,最初时各个试管中小球藻的量相同,请回答:

                         实验一                                    实验二

(1)实验一:小球藻在适宜条件下繁殖很快,在相同培养液中,装置(a)和(b)分别培养小球藻(抽去空气),将两个装置都同时放在阳光下。

①写出此时A瓶中酵母菌主要的细胞呼吸方式的反应式                            

实验中B试管的小球藻能一直存活吗?         ,为什么                      

(2)实验二: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以控制CO2的供应,密闭容器周围有固定的充足且适宜的光源。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发现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                  ,该实验中是通过控制                  来探究 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在该实验中,如果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其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Ⅱ.温度对于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很大,为了研究A、B两种植物对高温的反应,科学家用不同的温度处理这些植物的叶片,然后测定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以及叶片的离子渗漏。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注:对照实验在30℃时进行,每项温度处理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均与30℃时的数据比较所得的百分率表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对A、B两种植物而言,植物             可能生活在热带地区。对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而言,               过程对高温更敏感。

⑵试分析高温抑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原因:(要求答对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