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解析:根据初中化学中对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物质得到氧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在题目所给出的四个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应当是C.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七水硫酸镁(MgSO4·7H2O)为白色细小四角柱状结晶,无臭,味苦,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易溶于水,微溶于甘油,微溶于乙醇,热至68℃以上熔化。在印染、造纸和医药等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化工厂生产硼砂的废渣--硼镁泥可制取七水硫酸镁。
表1 硼镁泥的主要化学成分
表2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硼镁泥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根据以上流程图并参考表格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1)硼镁泥是硼镁矿生产硼砂(Na2B4O7·10H2O)时的废渣。将硼镁矿(2MgO·B2O3)煅烧、粉碎后加水和纯碱,在加热加压下通入CO2可得硼砂。此反应为熵减小反应,试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A中除二氧化硅外,还含有硼酸,硼酸微溶于水,为一元弱酸,其酸性不来源于羟基的电离,写出硼酸水溶液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Ca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明显,在得到沉淀C时,对蒸发浓缩后的溶液却要进行趁热过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对沉淀B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二氧化锰,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正三辛胺(TOA)做萃取剂,磺化煤油做稀释剂,通过有机萃取也可以用来除去硫酸镁浸出液中的铁。其主要反应如下
Fe3++H2O=Fe(OH)2++H+ (1)
Fe(OH)2++SO42-=Fe(OH)SO4 (2)
2R3N+H2SO4=(R3NH)2SO4 (3)
Fe(OH)SO4+(R3NH)2SO4=Fe(OH)SO4+(R3NH)2SO4 (4)
试问:浸出液初始pH须加H2SO4调至0.9左右,pH>1.5时不利于萃取。试给出须加H2SO4的两个理由
________pH<0.5亦不利于萃取,给出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广东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盐化工是广东省的主要产业之一.从盐卤初步得到的光卤石(KCl?MgCl2?6H2O)晶体中,还含有约8%的NaCl.
为了从光卤石中提取KCl和MgCl2,某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到MgCl2、KCl和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S(g/100g水)的数据如下:

并设计出下面的实验流程:

根据他们提供的数据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以上实验流程中晶体X的化学式为
KCl
KCl
,若制得的X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可用
重结晶
重结晶
的方法进一步提纯.操作步骤①中为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防止氯化镁析出
防止氯化镁析出

问题2:工业上采用电解无水氯化镁的方法制取金属镁.
(1)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生成的是Mg(OH)Cl,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Cl2?6H2O═Mg(OH)Cl+HCl↑+5H2O↑
MgCl2?6H2O═Mg(OH)Cl+HCl↑+5H2O↑

(2)该小组同学采取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制取氯化氢气体的方法,用下图的实验装置,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来得到无水MgCl2.装置中盛有浓硫酸的仪器分别是
A、C、E
A、C、E
(填写仪器的符号),需要加热的仪器是
D
D
(同上).
(3)为防止对环境的污染,还需要将尾气吸收,但实验室现有的仪器和试剂只有:烧杯、导管、蒸馏水、酒精、苯、四氯化碳.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尾气的吸收装置,将装置图画在方框内并在图中标明所用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
实验选用细铜丝、98.3%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1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没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精英家教网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精英家教网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
 
;D、E两支试管中CC14的作用是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学生1猜想是由于SO2溶解度较大,生成了Ca(HSO42的缘故.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学生1的猜想
 

(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
 
.(写化学式)
(5)学生2将反应后的反应液稀释后进行检验,发现溶液呈酸性,对此,学生2提出的猜想的: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水解溶液呈酸性.
你的猜想是: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你的猜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七水硫酸镁(MgSO4?7H2O)为白色细小四角柱状结晶,无臭,味苦,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易溶于水,缓溶于甘油,微溶于乙醇,热至68℃以上熔化。在印染、造纸和医药等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化工厂生产硼砂的废渣――硼镁泥可制取七水硫酸镁。

表1  硼镁泥的主要化学成分

成分

MgO

SiO2

Fe2O3

CaO

B2O3

Al2O3

MnO

CO2

质量分数%

25-38

18-25

6-15

1-3

1-2

1-2

1-2

15-20

表2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沉淀物

Al(OH)3

Fe(OH)3

Fe(OH)2

Mn(OH)2

Mg(OH)2

pH值

4.7

3.2

9.7

10.4

11.2

硼镁泥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根据以上流程图并参考表格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 硼镁泥是硼镁矿生产硼砂(Na2B4O7?10H­2O)时的废渣。将硼镁矿(2MgO?B2O)锻烧、粉碎后加水和纯碱,在加热加压下通入CO2可得硼砂。此反应为熵减小反应, 试写出反应方程式:                       

⑵ 沉淀A中除二氧化硅外,还含有硼酸,硼酸微溶于水,为一元弱酸,其酸性不来源于羟基的电离,写出硼酸水溶液电离方程式                               

⑶ Ca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明显,在得到沉淀C时,对蒸发浓缩后的溶液却要进行趁热过滤,原因是                                           

⑷ 经对沉淀B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二氧化锰,用方程式解释原因:       

⑸ 用正三辛胺(TOA)做萃取剂,磺化煤油做稀释剂,通过有机萃取也可以用来除去硫酸镁浸出液中的铁。其主要反应如下:

Fe2+H2O=Fe(OH)2+H                       ⑴

Fe(OH)2+SO42=Fe(OH)SO4                     ⑵

2R3N+H2SO4=(R3NH)2SO4                          ⑶

Fe(OH)SO4+(R3NH)2SO4=Fe(OH)SO4?(R3NH)2SO4     ⑷

试问:浸出液初始pH须加H2SO4调至0.9左右,pH>1.5时不利于萃取。试给出须加H2SO4的两个理由                                                         

                                                                     

pH<0.5亦不利于萃取,给出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22、NO2、O2
乙:MgO、NO2、O2
丙:Mg3N2、O2
丁:MgO、NO2、N2
(1)实验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2)实验过程
①仪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_________。
②称取Mg(NO32固体3.7 g置于A中,加热前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______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A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 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②根据D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褪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测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置进一步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