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解析:10gCaCO3刚好相当于0.1mol.完全反应时恰好可放出0.1mol的CO2.若其中含有杂质.则应是一个产生CO2的能力强的(等质量的情况产生比CaCO3更多的气体)和另一个产生CO2的能力不如CaCO3或干脆不产生CO2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符合该条件的只有B项.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学们为探究Na2SO3和SO2有关性质进了相关的实验(已知:H2S是一种酸性气体,且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1)取一定量没有变质纯净的Na2SO3?7H2O晶体,经600℃以上的强热至恒重,通过分析及计算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恰好等于无水亚硫酸钠质量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也同样与亚硫酸钠组成符合.但将加热恒重后的样品溶于水,却发现溶液的碱性大大高于亚硫酸钠溶液的期望值.经过仔细思考,同学们提出了对这种反常现象的合理解析.
①你对这结论的解释是(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②请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验证以上的解释.(只要求写出实验设计的原理和判断结论,不要求具体的实验操作)
 

(2)为探究SO2与氯化钡溶液能否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甲、乙两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关闭装置A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精英家教网
①写出构成装置A的玻璃仪器的名称
 

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生成C中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④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请你提出合理的解释(只要求讲出一种情况)
 
.为证实你自己的观点,只要在原实验基础上,再多进行一步实验操作,该操作是
 

⑤通过本实验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主干一般分为四个步骤。下列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的第一步是(  )?

A.预测物质的性质?

B.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C.进行实验和观察?

D.做出有关的解析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A、B、C、D分别是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微粒(或粒子),这四种微粒中均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且共含有三种元素。其中A中含有5个原子核,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1)A、D的电子式分别为:A    ,D    

(2)B、C、D三种微粒结合质子能力x>y>z,(x、y、z分别代表B、C、D中的某一种微粒),则x、y、z分别代表的微粒符号为x  OH  ,y  NH3  ,z  H2O  。

【解析】 A中含5个原子核,又由C+H→A,推知A为NH,知C为NH3,B为OH,D为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他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Z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一个未成对电子,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与X元素相比,电负性X大于W,下列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填选项序号)

        A.常温下X单质的颜色比W单质的颜色深

B.X单质与W的氢化物剧烈反应,产生W的单质

C.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X元素呈负价态

D.比较两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时得电子的数目

(2)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         ,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M熔点较高的原因是                         。将一定量的化合物ZX负载在M上可制得ZX/M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有          ,O—C—O的键角约为         

(3)灼烧含元素Z的盐,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解析不科学的是(  )

(A)“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的缘故

(B)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减少形成“负压”的缘故

(C)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D)“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