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
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
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
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不能同化半乳糖的病,叫做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半乳糖在身体
中形成半乳糖脂,是构成神经系统的重要原料,又可和其他糖类一样,作为能量的来源。把半乳糖导入糖类的通常代谢途径中,必须先转变为葡萄糖的衍生物(物质C)。它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途径示意如下:
已知控制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的基因(设显性基因分别为A、B、C)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
(1)从半乳糖在人体内正常代谢途径可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有:
① ;
② 。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结果与权威部门发布的不相符,可能原因有 、 等。
(3)下表是一个患者家庭中某半乳糖血症患者及其父母与正常人体内三种酶的活性比较:(表中数值代表酶活性的大小,且数值越大酶活性越大)
| 平均活性mmol转换 (小时·g细胞)(37℃) | ||
| 酶① | 酶② | 酶③ |
正常人(AABBCC) | 0.1 | 4.8 | 0.32 |
半乳糖血症患者 | 0.09 | <0.02 | 0.35 |
患者的正常父亲 | 0.05 | 2.5 | 0.17 |
患者的正常母亲 | 0.06 | 2.4 | 0.33 |
①与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理由是 。
②写出患者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 ,若患者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 。
(4)苯丙酮尿症(简称PKU)患者的血液中苯丙酮酸含量超标。为了检测某新生儿的血液中苯丙酮酸是否超标,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相关的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原理:枯草杆菌在含有其生长抑制剂的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若用滤纸吸取PKU患儿血液,干燥成血斑,再将带有血斑的滤纸覆盖于含有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的培养基上,因苯丙酮酸含量超标,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分解,枯草杆菌可生长。
材料用具:带有待测新生儿血液血斑的滤纸、带有健康新生儿血液血斑的滤纸、枯草杆菌菌种、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培养基、接种环、培养箱等。
实验步骤:
①分别向A、B培养基中加入等量的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
② ;
③ ;
④ 。
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① ;
② 。
请完成以下遗传相关问题。
(1)下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系谱甲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系谱乙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②系谱乙18的基因型为 ,其与一正常的男性婚配,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 。
③已发现有一种家庭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使这种疾病不再困扰其子孙,让致病基因彻底从该家庭中消失,你提出的建议是
(2)①假设玉米籽粒颜色紫色对白色显性,把纯合的紫色籽粒玉米的花粉授给纯合的白色籽粒玉米,将得到的
种子种下长成植株所结种子的颜色是 。
②育种专家在纯种高秆玉米地里,发现了一矮化植株。经鉴定矮化植株是基因突变的
结果,矮化植株究竟是显性突变(设基因为d→D),还是隐性突变(D→d),请用所学生物知识设计实验进行鉴定,并作出预测和结论。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的两例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分析:
(1)该小组同学利用本校连续4年来全校3262名学生的体检结果对全体学生进行某遗传病发病率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调查对象 表现型 | 2004届 | 2005届 | 2006届 | 2007届 | |||||
男生 | 女生 | 男生 | 女生 | 男生 | 女生 | 男生 | 女生 | ||
遗传病 | 正常 | 404 | 398 | 524 | 432 | 436 | 328 | 402 | 298 |
患病 | 8 | 0 | 13 | 1 | 6 | 0 | 12 | 0 |
该组同学分析上表数据,得出该病遗传具有 特点。并计算出调查群体中该病发病率为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该遗传病可能是 (常、X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病。
(2)同时该小组同学针对遗传性斑秃(早秃)开展了调查,他们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人类遗传性斑秃(早秃),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一般从35岁开始以头顶为中心脱发。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属从性遗传。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表现型都与性别有密切关系,但是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遗方式,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X或Y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该小组针对遗传性斑秃(早秃)开展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 家庭数 | 类型 | 子女情况 | ||||
父亲 | 母亲 | 男性正常 | 女性正常 | 男性早秃 | 女性早秃 | ||
1 | 5 | 早秃 | 正常 | 1 | 2 | 2 | 1 |
2 | 2 | 正常 | 早秃 | 0 | 1 | 2 | 0 |
3 | 15 | 正常 | 正常 | 8 | 9 | 3 | 0 |
4 | 1 | 早秃 | 早秃 | 0 | 1 | 1 | 0 |
请回答 (相关基因用B、b表示) :
①第 组家庭的调查数据说明早秃不符合一般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②请简要说出早秃患者多数为男性的原因
。
③第4组家庭女儿和儿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
(3)上图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 。
(4)①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
。
②为避免生出葛莱弗德氏综合征患者,该母亲怀孕后应及时接受产前检查。检查方法是抽取羊水获得胎儿细胞,运用 技术大量扩增细胞,用 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制作 进行观察。
(5)右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家系图。
①为研究发病机理,通常采用PCR技术获得大量致病基因,该技术成功的关键是要有 酶。
②正常女性人群中该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0000,7号与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