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细胞信息传递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率地发送与接受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机制。根据下表列出的细胞信息传递的类型,回答问题:(10分)
类型 | 产生信号分子的细胞或器官 | 信号分子 | 信号分子传递的途径 | 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所在细胞 | 细胞反应 |
A | 垂体 | 激素a | ② | 甲状腺细胞 | ③ |
B | 肾上腺皮质 | 激素b | 血液 | 多种细胞 | 调节基因的转录 |
C | 神经细胞 | ④ | 突触 | ⑤唾液腺细胞 | 分泌活动增强 |
Ach浓度(mmol/mL) | C处感受刺激时间(ms) | 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
0.1 | 5.00 | 5.56 |
0.2 | 5.00 | 5.48 |
0.3 | 5.00 | 5.31 |
0.4 | 5.00 | 5.24 |
下图所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
(1)基因和b的关系是________。
(2)基因和a的关系是________。
(3)c和b的关系是________,b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__(填字母)。
(4)基因和h的关系是________,h合成时,其直接模板进入合成h的场所需经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5)b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若其中的(A+T)/(G+C)=0.25,则G占总碱基数比例为________,其中一条单链中(A+T)/(G+C)=________,b的功能是________。
下图为北京某工业区夏季某日空气污染浓度的等值线图,据图回答:
(1)主要的污染源位置是(填“甲”“乙”“丙”或“丁”)________。
(2)从甲到乙再到丙,沿线污染浓度的变化可用上图中的哪一曲线表示:________。
(3)该区域种植的大面积人工柳杉林,平均密度达120株/亩,其在生态环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松鼠由于常对人造林的树林进行环状剥皮,被认为是危害人造林地的原因之一,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
(4)去年由于干旱,四月份发生的一场火灾造成柳杉林近25%的损失,过火面积达到125亩,计算火灾区内尚存活的柳杉树有________株。
(9分)右下图表示某些生物一天中二氧化碳释放量(相对值)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曲线代表的生物在6时到12时CO2释放量急剧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若突然停止供给CO2,叶绿体中[H]在短时间内会 。
(2)为了进一步研究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在15℃和25℃的环境中,测定黑藻在不同光照强度(千勒克司)下氧气的释放速率(mL/h)(忽略光照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CO2浓度适宜),有关数据见下表:
![]() O2释放速率 温度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15℃ | -10 | 0 | 10 | 20 | 25 | 30 | 34 | 38 | 40 | 40 | 40 | 40 | 40 |
25℃ | -20 | -10 | 0 | 10 | 20 | 30 | 40 | 45 | 50 | 55 | 49 | 60 | 60 |
(9分)右下图表示某些生物一天中二氧化碳释放量(相对值)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曲线代表的生物在6时到12时 CO2释放量急剧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若突然停止供给CO2,叶绿体中[H]在短时间内会 。
(2)为了进一步研究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在15℃和25℃的环境中,测定黑藻在不同光照强度(千勒克司)下氧气的释放速率(mL/h)(忽略光照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CO2浓度适宜),有关数据见下表:
O2释放速率 温度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15℃ |
-10 |
0 |
10 |
20 |
25 |
30 |
34 |
38 |
40 |
40 |
40 |
40 |
40 |
25℃ |
-20 |
-10 |
0 |
10 |
20 |
30 |
40 |
45 |
50 |
55 |
49 |
60 |
60 |
①25℃的环境中,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的速率是 。
②15℃的环境中,光照强度为0.5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光合作用中氧气释放的速率为0,这表明 ,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是 。
(3)如果要对a曲线代表的生物进行快速繁殖,采取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依据的原理是 。
(4) b曲线能否代表室外绿色植物的一天中二氧化碳释放量? (填“能”或“不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